立即捐款

新自由主義下帶來的香港崩世代

新自由主義下帶來的香港崩世代

「香港的崩世代危機:青年勞工怎麼辦?」工作坊第一場已在一月二十六日舉行。當日的主題是「新自由主義帶來的崩世代」。以下是當天工作坊的紀錄(由於之前公佈時的房間號碼不正確造成不便,活動負責人謹此致歉)。

台灣的崩世代
主持人先介紹了《崩世代》一書的大綱。基本上該書所述說的是新自由主義在台灣帶來甚麼衝擊。新自由主義在台灣的實踐,作者歸結主要在三個方面。首先是九十年代初開始的經貿自由化。第二是政府向財團減稅。同時因為減稅少了收入,政府要舉債應付公共開支,令公債惡化。第三就是勞資關係全面向資方傾斜。在九四年,台灣的工會組織率約在27%至28%之間。但隨著去工業化等因素,該數字已跌至約15%。

在這背景下,台灣社會正面對四大衝擊。第一個衝擊是貧富懸殊。儘管台灣的堅尼系數未如香港般恐怖,但0.35的數字已比九十年代初期的0.3為高。第二個衝擊則是創業無望。隨著資本愈來愈集中在少數人手中,打工仔女靠創業出頭的機會已漸少。第三個衝擊是文憑貶值與工作貧窮。高學歷不代表能在勞動市場換取高回報;有工作不代表不貧窮。第四個衝擊則是生育率減少。作者提到隨著台灣的工資佔GDP的比例愈來愈低,生育率亦一直呈下降的趨勢,可見當前途愈來愈無希望的時候,年輕人生育的意願就愈低。

作者大膽預言,新自由主義繼續實踐下去,以上提到的衝擊未能緩和的話,2030年的台灣將會出現大量失業、貧富懸殊、人口衰減、國家破產和族群衝突等惡果的社會。所謂崩世代,就是說當下台灣的年青人所面臨的惡劣社會趨勢。

頑強的新自由主義
那麼為何新自由主義會橫掃全球,它對香港青年又有甚麼影響?接著發言的香港城市大學專上學院社會科學部講師李劍明先生為大家提供了一些看法。李劍明先為參加者回顧了近百年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發展。由經典自由主義當道到戰後盛行的凱恩斯主義,再到七十年代興起的新自由主義。李劍明強調新自由主義和經典自由主義一個重要的分別是國家的角色。對經典自由主義者而言,政府只要不介入經濟活動,市場就會出現。但新自由主義下的國家卻是要主動打破窒礙市場發展的力量。英國的戴卓爾夫人打壓工會勢力就是一個例子。

李劍明沒有掩飾自己對新自由主義的質疑。但他承認要挑戰新自由主義並非易事。在西方政府上,不但戴卓爾夫人和美國的列根早在八十年代就打下新自由主義的基礎,到九十年代甚至是理應是中間偏左的新工黨貝理雅和民主黨的克林頓也在大搞新自由主義。隨了政治上的基礎外,佛列民等經濟學學者和《到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的作者海耶克又為新自由主義打下經濟學的基礎和道德上的基礎。

植根昔日社會經驗的獅子山精神
李劍明認為,一向強調「積極不干預」的香港其實比西方世界更新自由主義。而且這一套思想在香港已成為一種霸權(hegemony)。大眾都認同了市場的價值,覺得只要肯努力就能取得向上流動的機會。然而,這只是建基於昔日「獅子山下」年代的經驗而成的信念。往日工業社會急速發展時,中層的空缺多,故年輕人能爭取向上流的機會不少。到九十年代初,雖然不少基層勞工因為工業北移而丟掉飯碗,但因為八九後的移民潮,九十年代初的大學畢業生仍可以輕易填補移民所留下的空缺。可是,現在香港的年青人所面對的卻是根本沒有太多這些空缺,故向上流動的機會大不如前。

香港的崩世代
同時要注意的是即使老一輩的香港人在職場向上爬似乎不太難,但真正令他們累積財富的途徑卻是在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獲利。而對當下的年輕人來說,他們的微薄薪金往往令他們連入場的機會也沒有,要致富更加困難。在這情況下,年青人的命運很大程度就要看其階級背景。是否有富有的父母送他們到外國的名校讀大學?如成績未如理想是否有父母能幫他們創業?是否有富有的父母幫他們置業?因此,除了那有一小撮幸運的年青人外,對「八十後」和「九十後」而言,他們很可能成為被遺忘的一代。但當掌握權力的上一代依然以七、八十年代的社會經驗來評價當下的年輕人時,就更加令我們意識到整個經濟環境的轉變如何衝擊著當下的年輕人。

李劍明在最後指出要對新自由主義霸權作出質疑,將依賴大家對「八十後」、「九十後」的生活經驗的重新認知,唯有透過進入基層勞工(無權者)的生活經驗,當權者或接受了新自由主義霸權的人才能重新認知當下的社會脈絡並作出批判,那才能離開當權者的宰制。

那麼,在這個局面下,究竟香港的青年勞工有怎樣的想法?這將是第二場的主題。第二場工作坊的詳情如下:

主題:香港崩世代何去何從
日期:2月2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四時至六時
地點:香港城市大學B4702
嘉賓:江貴生先生(青年聯社)、譚健宗先生(職工盟培訓主任)

查詢:67154025
記錄:是但啦、Charles F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