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看得到的音樂

看得到的音樂

前陣子法國女鋼琴家海倫‧葛莉茉(Hélène Grimaud)來港參與香港國際室內樂音樂節演出,令一眾樂迷大飽耳福。葛莉茉的琴技固然是世界聞名,但較鮮為人知的是,葛莉茉在彈琴時,她不但聽到音樂,同時還看到各種顏色:因為她有感覺相連症(Synesthesia)。

顧名思義,感覺相連症就是指患者的感覺相連在一起,當他受到某種感官刺激,會引發另一種甚至多種感覺。例如當患者讀出某個字,他會感覺到某種味道來;或是當患者看到一些數字,他會同時看到一種顏色。

神經病學家Oliver Sacks在他的著作《Musicophilia—Tales of Music and the Brain》談及過感覺相連症。他在書中提及了數個個案,有趣的是雖然那些個案都是患者在聽到音樂後產生其他的感覺,但他們的情況是截然不同。

在個案1中,擁有絕對音準的患者患有「key synesthesia」,只要他能分辨到所聽到的音樂(不論是完整樂曲、音階、爬音等)的調性,他便看到屬於那個調性的顏色。比方說,D大調是藍色、F小調是土灰色的。而且相關大小調的顏色也是互有關聯,例如G小調是黃土色,G大調則是鮮黃色。然而患者表示不是所有顏色都能清楚描述,部份顏色是他從未在現實生活見過。

雖然他能「看」到不同顏色,但這不會影響他正常的視覺,也就是說當他看著黃色的牆,聽到藍色的D大調,他絕不會因而看到綠色。

在個案2中,患者都是有「key synesthesia」,但他的「調性—顏色」的關係和個案1的完全不同。更甚的是他不只是聽到音樂時會看到關聯的顏色,他看到某些顏色時會感受到關聯的調性,例如當他看到金黃色時,腦海中會產生降B大調的感覺。

除了key synesthesia,書中還提及其他類型的synesthesia(事實上key synesthesia是較罕見的,可能是因為這需要有絕對音準的能力來辨認出調性),例如有個案是當患者聽到不同音程會產生不同的味覺,而且兩者的關係是固定不變的:若是小二度(minor second),患者會感到酸味;若是五度(Fifth),患者會感到純水的味道。

另外一個個案是患者看到英文字和數字時便看到顏色,當她知道她聽到的是某一個音,比方說D,她便看到與D相關的顏色。但若她聽到降E或升F等音時,她並不會看到任何顏色。

目前科學界對感覺相連症的研究不算多,暫時已知的是感覺相連症具家族遺傳性,女性較易患上感覺相連症,女性與男性患者的比例約為6:1。部份科學家認為感覺相連症較普遍存在於孩童階段,但在發育時期便自動痊癒,此說法亦得到越來越多研究支持。

透過腦掃瞄造影技術,可觀察到當感覺相連症患者受到某種感官刺激(如視覺),他的大腦除了負責該種感覺的區域會活躍起來外,負責另一種感覺的區域(如味覺)也會活躍起來。有學者相信感覺相連症的成因是由於大腦出現過多的神經把各個原為獨立、負責處理感覺的區域「超連結」(hyperconnectivity)起來。甚至有學者認為其實所有人在初生階段都有感覺相連症,只是在成長時,腦中的超連結逐漸消失,令各種感覺獨立,不再混合,使我們都清楚感受世界各種事物。但部份人可能因基因的關係而沒有失去超連結,繼而終生成為感覺相連症患者。

這種說法說明感覺相連症是先天性的,後天性的感覺相連症相當罕見。除了受迷幻藥影響而出現感覺相連症的病徵外,另一種導致後天性感覺相連症的成因是永久性失明。Oliver Sacks表示,當人失去視力後,反而會加強他的視覺想像(visual imagery) 和各個感覺區域的連結,從而產生感覺相連症(在越早階段失去視力,這情況越易發生)。

那麼感覺相連症對人的生活有什麼影響?對於先天性感覺相連症患者來說,它是與生俱來,早已習慣與它共存,因此它帶來的影響多是正面的。例如利用它產生的顏色幫助記憶(9/11是星期二,因為星期二是黃色,而9/11也是黃色);有音樂家會把它轉化成靈感泉源,透過音樂將所看到的事物表達出來(如俄國作曲家Scriabin);有些鋼琴調校師和小提琴手更會利用感覺相連症來調琴。

然而,對於後天性感覺相連症患者,要面對忽然出現的異樣感覺,是難以適應。好像書中提及的個案,他在失明數星期後患了感覺相連症,各種音樂元素,如節奏、和弦、旋律,全都化成圖案、曲線和顏色,管弦樂團變成畫家般,這令他不能如在失明前般享受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