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海洋公園示威者被逐

海洋公園示威者被逐

(獨媒特約報導)有示威者在星期六(7月27日)攜同海豚藝術品到海洋公園門前示威,遭「棄缸救友」(Empty the Tanks)主辦單位拒絕,指稱藝術品充滿憤怒及抑壓,嚇壞小童。示威者經在場警察及海洋公園保安「護送」下離開棄缸救友行動範圍,之後屢遭驅趕,他們首移至距離會場對出約半個標準游泳池外,遊人罕至的公園大門巴士站的鐵圍欄內,在示威者表示不滿,欲再走近直上公園大門的行動電梯時,又被保安攔截,聲稱該地受公園管理,有權拒絕人士進入。示威者隨後被帶「遊花園」,沿著馬路展示藝術品,最後無奈移師至金鐘往海洋公園629號巴士站抗議。被逐離場人士李綺雯稱遇上了「最荒謬的國際性示威」。

示威者遭人「河蟹」
李綺雯不滿「言論及集會自由受阻攔」。她表示自己和幾個朋友以個人身份帶同一件「受傷海豚」藝術品到海洋公園門口沒有叫口號,只靜靜的坐在後方和平抗議,支持一個全球性示威活動「棄缸救友」,但遭受主辦單位連同海洋公園公關阻止,在沒有法律條例理據下被趕離場。為免影響主辦單位活動,他們在活動開始十分鐘後便和平離開場地,又在警方「指導」下,移師到附近公共空間繼續展示藝術品,表達不滿。她認為在香港《基本法》下,每位巿民有言論及集會自由,質疑主辦單位「河蟹」他們,制止目標一致的示威人仕參與活動表達不滿,主辦者Zoe Ng更說「It's my show」!並反問這是「怎麼一回事?」而記者錄影示威者被趕片段時,曾一度遭協辦組織的何小姐制止。

1006290_10153079982770230_177786648_n

藝術品製作者Brian否認用藝術品示威不妥,紅色的油彩和繃帶象徵著被困養海豚的辛酸,這正符合今日「棄缸救友」為海豚發聲的宗旨。保育運動人士及動物義工何來亦有參與「棄缸救友」行動,她指驅逐個別示威者等同侵犯市民的公民權利,海洋公園並無理由阻止示威者進入公園範圍,在場公園保安及公關亦不能具體列明示威者觸犯哪條法律條文而要被驅趕。「受傷海豚」藝術品正顯露海洋公園奴役動物的「醜陋事實」,何來直指主辦單位為海洋公園「粉飾太平」。

DSC_0381

有關勸喻個別示威者離場一事,「棄缸救友」組織者 Zoe Ng 表示海洋公園和警察一直對是次「棄缸救友」抗爭行動持積極態度,她說「理解」個別人士對被囚養海豚遭遇的憤慨,但若要繼續與機構溝通和合作,須保持良好關係,她主張從「愛和光輝」方面出發,希望以和平理性的手段促請公園公布鯨豚死亡數據,並逐步停止海豚表演,讓海豚重享大自然的懷抱。團體今日以遞信、高舉標語和派發宣傳單張方式抗爭。

海豚表演背後的血淚
月前,海洋公園海豚 Pinky 出現疑似自殘的撞牆行徑,令人質疑海洋動物因長期囚養在海洋公園,以致健康受影響。國際海洋保育組織「棄缸救友」今連同全球十二個國家及二十三個城市,諸如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海洋世界、日本鴨川海洋世界等,舉辦保育海豚運動。數十名香港區代表、國際鯨豚維權人士和關注動物權益人士,今早十時在海洋公園示威,指責捕獲和圈養鯨豚的行業,以及自言愛護保育動物的場館「殘酷不仁」。

DSC_0373

Zoe 指香港海洋公園飼養的十九條海豚中有七條正正是在野外如印度、台灣等水域捕捉,形容其行為「可怖」。而其他十二條從小喪失自由,受人工養殖囚禁在水族箱之中,可謂「不見天日」。海豚的平均壽命為四十五歲,然而被圈養的海豚,大多數活不過兩年;每七年,就有一半的所有飼養的海豚死於從休克,肺炎,腸道疾病,潰瘍,氯氣中毒等等與壓力相關疾病。行動參與者俱認為海豚屬於大自然,但養殖海洋生物的場館卻以饑餓迫使海豚表演牟利,囚禁牠們身心供人類娛樂受損,更被強行人工授精,嚴重侵犯海豚應享有的權利,強調公園一代又一代的催生新海豚作奴役表演之用「不可接受」,故此為海豚發聲,期望香港人和海洋公園旅客多加注意動物保育問題。

團體呼讑保障海豚權益 保護自然
「棄缸救友」參加者及爭取成立動物警察大聯盟成員Liza,早前有到香港警察總部報案,要求警方徹查海豚 Pinky 撞牆事件,她認同活動的宗旨,強烈反對海豚表演,有感海豚的靈性和感知能力,人類身為萬物之靈卻把快樂建築於海豚的痛苦之上,強行扭曲海豚的自然行為,不可謂不人道。

一九七九年英國農業動物福利協會(Farm Animal Welfare Council)根據一九六五年布蘭貝爾報告(Brambell Report),曾提出了動物應享有「五種自由」 (Five freedoms),包括享有表達自然行為的自由。香港中文大學高級講師陳燕遐在七月二十六日「海豚的微笑!?」的座談會上亦指正是人類中心主義(Anthropocentrism)使人類理所當然的把動物視作工具,漠視動物權利,由此海豚被視為表演工具,直斥海洋館說「海豚天生愛表演」是謊言。

海洋公園發言人吳守堅回應時只表示尊重任何人發表意見,公園有專業團隊照顧海豚,又指海豚是保育大使,表演令更多人認識鯨豚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