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攀得安全:回應攀岩助教意外死亡的報導

攀得安全:回應攀岩助教意外死亡的報導

一名攀岩助教去年五月在海邊攀崖時墮地死亡,死因裁判官上月宣判此屬意外,並建議康文署及攀山總會規定訓練課程中必須使用頭盔。有報章(註1)就此做了一輯特稿,巡視本港不同攀岩地點的攀岩活動情況,並邀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會長梁念豪評論攀岩人士的安全情況。

● 頭盔能減低被石頭擊中的風險

攀岩是指在天然牆壁上進行的攀爬活動,是一項需要高度判斷能力的活動,參加者需要考慮現場情況而決定使用什麼保護方法。由於天然牆壁受風吹雨打,石頭有受風化鬆脫的可能,戴頭盔能夠降低攀岩人士被飛脫石頭擊中的風險,可是對於高處墮下的意外,頭盔只能提供對頭部的保護,故此最重要還是攀岩人士在攀爬時對周圍環境的判斷及保護措施的運用,把墮地的可能性減至最低。對於裁判官建議在訓練課程中強制使用頭盔,在教學班中,導師有責任為學員提供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故此導師一般都會要求學員在攀爬或保護時戴上頭盔。

然而,對於該報導引述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會長梁念豪對某些攀岩情況的評論,本人認為有未盡準確之處。首先,梁評論某對外籍人士在攀爬時僅依賴嵌在石壁的鋼扣輔助攀登,「保護者並無將繩索固定在地上」是不安全之舉;而他表示正確做法是「在石縫中放入栓子,協助攀爬」。另外,他亦指出這些打入岩層的鋼扣存在危險,因為鋼扣受風化生鏽,容易鬆脫。

● 以鋼扣做保護點的運動攀登保護方法

梁他混淆了兩種的攀爬方法。「使用栓子作為保護點」協助攀爬是傳統攀岩的做法,而「使用鋼扣作為保護點」則是近年比較流行的運動攀登的方法。兩者使用不同的保護系統,有不同的原理,但只要準確運用,保護系列都能發揮作用,故不能說攀爬人士沒有使用栓子就是危險的做法。

就使用鋼扣為保護點的運動攀登而言,領攀者會繫著一條繩索,繩索穿過岩壁上的鋼扣再連接站在地上的保護者的腰間。香港許多攀爬人士使用的鋼扣是產自Petzl或FIXE等國際知名品牌,以不鏽鋼打造的,其使用的物料及出廠檢測都符合歐洲及國際登山及攀登聯合會等國際標準,有保證的使用年期。一般攀登人士在使用鋼扣時亦會檢查鋼扣的牢固度;坊間亦有人士對攀登場地的鋼扣進行定期更換,確保安全。

繩索和鋼扣摩擦會產生「滑輪效應」(pulley effect)(註2),以一般狀況為例,繩索和鋼扣磨擦能夠減少三分之一的力量傳遞。故此,領攀者只需要挑選一位體重不比自己體重輕百分之三十的保護者,就足以支撐領攀者墮地時的衝擊力,避免其墮地受傷,而不一定要把繩索再固定於地上。

以鋼扣為保護點的整個保護系列在準確運用的情況下,絕對能為領攀者及保護者提供足夠的保護。而領攀者有責任清楚了解整個系統的原理及運作,並對現場環境及誰幫助自己做保護等作出判斷,才能安全地挑戰不同的攀岩路線。

註1: SUN驚奇:棄戴頭盔 攀岩玩命。太陽報。2013年9月22日。http://the-sun.on.cc/cnt/news/20130916/00410_097.html
註2: 關於「滑輪效應更詳細的解說可以參考以下網址,關於” A Climbing Situation” 的部份。 http://www.southeastclimbing.com/faq/faq_pulley.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