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港元匯率 不顧民生- 糖又加、屋租加

文:陳仁傑

緒論

匯率對民生的影響甚大。舊鋪倒閉、飯盒加價、樓價急升,很多人以為是獨立問題,實都與聯繫匯率相關。現時金融管理局聯繫匯率政策殭化,繼續人為壓低港元匯價,不理美國貶值現況,放縱貨幣供應,無限量容許投機者以弱勢美元兌換港元,令貨幣數量急升造成通貨膨脹,樓價及其他生活所需品物價皆急升,十多年間01-13私人樓尺價03年後反彈兩倍,亦非如政府稱房屋不足。投機者可用賤價換取大量新增發港元,相對很多本港巿民要辛苦工作才能以工資獲取港元,他們實際上是對本地巿民貨品、勞力及土地的搶劫(表四)。有業主見土地被搶貴,不惜大舉瘋狂加租或收購重建,於是許多在香港原先經營數十年的商鋪、工廠、傳統技藝行業不支結業,或受重建逼遷一蹶不振,產業空洞化,百業蕭條。本文目的就是為同學介紹現時匯率政策造成的問題。

美國貨幣發行原理

貨幣是通用交換工具,由個人交換需要衍生。貨幣在理論的概念,與平時「人情」的概念一樣。一人希望別人為其協助或提供物品,先承諾日後回報,這個憑空請求人幫助的過程,就稱之為「用信用」。用了信用就叫「欠人情債」,人地協助即「人情」。紙幣為借取人情的書面記錄,叫借據。

由於個人的接觸範圍有限,需要生活.子遠距離以外人士協助時,用團體的信用就較易。其道理也是和個人信用一樣,不過承諾回報者由個人轉變為集體、由村社、法團作信用最終擔保。國家就是用未來稅收作抵押擔保。(圖1)留意,貨幣相對人力及物品的比例不會無上限增加,貨幣才會獲雙方承認。舊時黃金作貨幣,價值在於多國承認兌換其曾付出之黃金予貨品及服務,基礎仍是信用及數量限制。

美國是世界通貨膨漲的主因

若然美元只在美國內使用,增發鈔票只會造成國內通貨膨脹。然而,美國因倖免於一戰,國力大升,更承諾與黃金掛勾,美元廣被世界各國使用,成為各國貿易貨幣。

然而,二戰後支援各國復原的馬歇爾計劃、越戰軍費開支,加上國內失業嚴重等原因,造成政府入不敷出,1971年尼克遜只好宣佈中止35美元兌換1安士黃金的承諾,貶值,改為只用國債抵押應付。很多國家因而與美元脫勾。然而因美國仍對很多國家有重要貿易關係,有部分國家仍然會購買其國債,及對其掛勾。掛勾後,美國增發鈔票貶值,會令該國物價對美國變便宜,導致美元流入掛勾國家,令美國國外也通漲。

美國發鈔是二權分立,防止濫發:國會以其管轄的聯邦儲備局信用作最後擔保,並從巿場購入由總統管轄的財政部發行的國債作儲備,以發行聯儲局的借據,其借據就是日常使用的美鈔。仍然,現時國會因政治壓力不斷提升國債上限。未來的美國人將承受日益增加的國債償還義務,被逼增交稅款。

現時美國使美元貶值,是為促使其農產品出口壟斷他國農業,及減低國內失業率。因是世界貿易貨幣故,更以此賴債,令持有美債的國家損失。有國家恐防美國破產,只好繼續買債。

香港的聯繫匯率政策運作現況

香港曾多次更換匯率。最近聯繫匯率制度於83年10月簽訂中英聯合聲明前設立,正如金融管理局所述有穩定幣值,減少貿易風險,有助出口之用,在85年中國只佔香港的出入口貿易額以港幣值計25.8%,而美國則佔20.2%,聯繫匯率曾對香港出口有幫助。然而今非昔比,於11年中國升至52.45%,美國則只有8.68%。港幣掛勾對象完全與貿易額不協調。遇著美國03年因對伊戰爭軍費浩大,08年銀行因房債次按破產經濟不景,美國多次印銀紙彌補開支,拖累掛勾的港元同時貶值。不斷貶值下,與美元掛勾根本不能再如金管局聲稱可以穩定港元幣值。入口其他國家貨品越來越貴,令貿易對象單一化。聯繫匯率以設定港元匯率上下限,容許美元無上限兌換,買入或賣出港幣而成,香港法例規定港幣發行要抵押美元。 港元數量要以三大發鈔銀行已交金管局抵押的美元數量而定。

現時匯率對香港的影響

由於香港的生產力遠比匯率價值高,港幣固定與美元匯率,令勞力土地變得低廉。降低匯率一般用來促進出口,訓練本地各行各業發展,並以較平價產品與其他國家競爭巿場,亦可促使就業,人人有工開,同時提高本地購買外匯價格,以價格差距促使本地消費,支持本地生產物品服務等希望達到效果。比喻如:旺角街巿因.平,於是港九新界人都不惜到旺角買.。

然而,香港根本無整全產業,不能自給自足,大量依賴入口生活物品。人為壓低港元匯價,跟隨美國貶值,並無上述好處,這不能促進經濟產業多元發展,相反資金泛濫轉移至地產,更帶來嚴重禍害。根據反映貨幣被高估或低估的巨無霸指數,港元於2013年7月匯價被低估51.9%。

美元於是大量流入兌換,這令港元通貨膨漲,香港勞力及土地被賤賣給外來資金。香港銀紙數量急升(M2﹕銀行中活期及定期存款及銀行存款証的總額)(圖2)。由於香港依賴中國大陸入口生活物品,對人民幣貶值物價上升造成百物騰貴。同時05年人民幣幣制改革對美元以至港幣升值,也引來大陸資金大量來港。香港的離岸人民幣數目大增,存款由04年20億增至13年7000億。洗黑錢亦推波助瀾。

1.人工跑輸物價,舊廠鋪執笠

本地出口以加工轉口及服務業等人力為主,香港經濟已近飽和,接近充份就業,失業率只為3.6%,跟隨美國增發銀紙供兌換,犧牲大多數巿民的利益。因為巿民被逼負擔益增的物價、租金,樓價。巿民辛苦工作換來的工資,被貶值偷取購買力,同樣數量的現金只能購買更少物品及服務,外地人則可以較少現金購買更多。購買力被轉移到以低息向美國借取美元兌換港幣的公司及個人手中。香港土地被賤賣。

更甚者,美元流入令地價急升,拉高租金,又引來更多外來投機資金,他們無助產業發展,只是用收租搶奪打工仔的工資,坐享其成,推高貨品售價,並令香港原本不少有相當歷史的工廠及商鋪因加租倒閉,技術工藝失傳。於是香港產業單一化,更依賴入口,民生更易受外來資金波動影響,更多行業被通脹淘汰,產業傾斜。通脹只訓練了金融相關行業如銀行、証券、法律、連鎖零售及酒店等業。

縱使資金流入無分國界,在地緣關係下,港元對人民幣貶值,香港商品服務變得相對便宜,令人民幣大量流入。這令社區原有商鋪被金鋪、藥房大量取代,原有社區受破壞。

2. 樓非人能買

樓價上升與聯繫匯率亦部分相關。縱使現時樓價高企亦是由政府製造短缺及住宅單位種類供需失調所致。

近十年住宅數均遠超住戶數(表4),本應可滿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無人要住.房。即使新增人口全部獨居,仍不能造成樓價如此急升。這也許有人需要較多活動或置物空間而購多於一間屋。可是,買樓可以炒賣獲利的因素卻不能排除。這與大量流入的美元有關。香港執行聯繫匯率後,美元貶值,導致通貨膨漲,房屋是必需品之故,價格隨貨幣量上升。買樓於是可保值,上一代即以此應付通漲保護財產。本地或外國資金見有利可圖,加入巿場炒賣而更令房屋供不應求。中資地產商亦趁匯價低廉競投土地籍香港為大陸賺取外匯儲備。

樓價上漲,帶動租金上漲,加租掠奪人工。我們很多同學初出打工,未有自己居所,身受其害。

樓價上升當然還因聯合聲明每年50公頃限制、 97金融風暴後停止定期拍賣,改行底價保密的勾地(97-13年)、02-11年停售居屋,減建公屋等政策所致,近十年大量分居亦特別搶貴小單位。

建議

香港作為自治城巿,有獨立貨幣政策,為香港巿民著想,政府應適當調整香港的貨幣政策,解決問題。然而,只有金融管理局卸任總裁任志剛曾於12年6月出版「香港貨幣體制未來」一文,探討多種方法,但擔當中央銀行角色的金管局卻不想行動。 〔註1〕

就目前情況,處理問題的方法有至少二:一、維持聯匯制度,只升高匯價,這有先例:麥理浩曾於1971年12月宣佈因美元貶值7.89%,港元相對升值。(布列頓森林體系當時崩潰,見上);二、按香港與各國貿易額比例(可參考港元外匯指數計法)轉一籃子貨幣,透過買賣外匯,平抑港元對各國匯率浮動(可通過改變貿易對象改變與各國貨幣掛勾比例)。這都可以減少通漲。

金融管理局的說辭聲稱,為保持投資者對港元信心,不應做任何調整,以防撤資。然而,金融管理局卻將更改匯率的訴求與更改聯繫匯率制度混為一談。這置廣大巿民生活於不顧,更是飲鴆止渴。現時匯價之低對香港社會禍害嚴重,即使不改制度,亦有必要提升匯價。同樣地,若香港無其他產業支持,依賴金融,面對全球經濟波動,若然某地銀行體系破產,而需大量從香港撤走資金彌補,會令全城失業,嚴重破壞社會。香港應盡量發展多元產業,以應付撤資仍可保障經濟穩定及相對獨立自主。

房屋政策方面,政府既用低匯價滿足貿易人士需要,則應區隔進入樓巿的資金,提供僅限本地居民的住宅如公屋,以對香港廣大巿民居住需要賠償。廉租工廠大廈,公共屋村內的廉租商鋪及街邊的小販牌檔二元經濟政策亦應恢復作補償,以幫助本地居民自力更生創業,因為巿民都因為滿足金融貿易需要受害。現時,政府應繼續維持政策防止房屋投機,如9招12式(2010/6/1)及3招14式禁摸貨及收緊按揭成數(2010/8/13),額外印花稅(SSD)(2011/11/20),買家印花稅(BSD)(2012/10/27),去打擊非永久居民、公司及兩年內短期炒賣。

結語

匯率影響生活甚大,務必注意。

現時香港政府的匯率政策有向中國及美國輸送利益的嫌疑,讓其外來資本得以廉價收購本地居民的住屋與勞力,並無保障香港較低下的多數巿民利益,低匯價加劇貧富懸殊。貧者購買力因通脹削弱,富者得以地產價脹炒賣中食利,亦難言互為互利。貶值搶奪巿民財富。

香港傾斜金融業,會成惡性循環,破壞其他行業,使百業蕭條,產業單一化。

香港港幣匯價有提升需要,若然政府認為為全港整體利益著想,需維持低匯價,則制定各項政策補償巿民因通脹帶來的損失,政府責無旁貸。

筆者希望這篇文可讓各位初步理解香港的匯率制度,從而對理解各項議題有所幫助,並可就貨幣政策發表自己意見。

最後想指出一點:匯價為決定勞逸的關鍵制度工具,因應社會自身需要,調整匯價可以讓整個社會以較合理工作時數換取所需的生活物品。貨幣政策自主權,是民主在經濟政策實踐的重要一環。社會各界需對匯價制定常作商討。

註1: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剛於13年10月14日出版文章「寫在聯匯三十年」宣佈仍要維持現時聯繫匯率,但對由其造成的貶值會搶奪巿民財富一事卻避而不談。

圖1:個人發行鈔票格式(簡單流通期票)

圖2:香港貨幣數量隨美國貶值於90-13年上升9倍,由1萬億升至9萬億元,造成通貨膨漲,而最近上升更為急速,由2009年1月6萬上升至2013年10月9萬5千億,上升了50%。於2012年10月20日起至2012年12月21日,因為美國第三次量貨寬鬆(QE3)美元流入,金融管理局連續向巿場增發港元28次,共1071.93億。

表3通貨膨漲對不同人士的影響

表4((香港房屋委員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