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最佳容量與最大容量

最佳容量與最大容量

原文刊於此

文:藍骨

最近香港對於中國旅客的爭議不斷,面對每年五千萬多的旅客來港,作為居民很明白這個城市已經吃不消。控制旅客的數量是刻不容緩,政府卻沒有理解到情況的嚴重,只是說要增加所謂的接待能力,卻不知道接待能力不是說增加就增加的。能夠增加的只是容量,不過容量怎麼變化,其中最佳的容量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一味把旅客人數擴充,受罪的除了本地人,旅客也不見得好受。

自己身為旅行上癮的人,去到別的國家固然會四處感受異國風情,在自己居住的香港,也有時會用上旅客的角度觀察,到底在旅客眼中的香港,是個怎麼樣的城市呢。撇開「別有用心」的水貨客和零團費水魚團不提,作為正常的旅客,都是想要感受異地的事物,例如美食、景觀、文化等等,如果旅行與自己的家鄉一模一樣,那去旅行又有什麼意思。現在對於中國旅客來說,香港的異地感已經是越來越薄弱。

在廣東道名店街上,碰口碰面也是自己的同胞,買東西店員會用純正的普通話打招呼。分別只剩下比較廉宜的價錢。如果一個地方的唯一吸引力,只是廉價的購物,那不就成為了 Outlet(內地或稱作「奧特萊斯」),難怪人們會說香港是個大商場。過多的旅客導致零售業的主要服務對象變成非本地人,加上旅客的來源主要來自中國,顧客至上的心態,自然令零售店失去本地特色。長遠而言,香港對於旅客來說的異地感減退,價值消逝,剩下沒有靈魂的石屎森林,是雙輸局面。

有良好管理的設施,例如主題樂園和博物館等等,都會實施人流限制。他們清楚園内的最佳容量(不是最大容量),知道過於擠迫的空間,對於遊客來說並不是個舒適的體驗。確保遊人有最佳的體驗,保持品質,就需要犧牲一部分的流量。拒人於門外,驟眼看來是不好客的表現,不過如果限制人流是為了保持質素,則是對來賓的尊重。花上了交通費和珍貴的時間來到這地方,卻只是感受到擠擁的人群和躁動的氣氛,對於旅客來說,這大概是更加不願見到的。

正如高級的餐館,龐大的空間其實可以放多幾張桌椅,廚師也可以加快製作速度,增加「容納能力」。不過它們之所以是備受好評的高級餐館,就是因為他們讓顧客有更好的環境享用美食,給予寬鬆的空間,廚師也可以專心做好手上的料理,慢工出細貨。顧客食得開心,廚師也樂得大展身手。訂不到座位的顧客雖然失望,但總比能夠擠進餐廳,卻發現食物品質變成快餐質素,桌椅變得密麻麻,吃完還要一肚子氣地離開餐廳要好。

香港的人們其實都是熱心好客的一群,但善良總是有限度。無限的擴充旅客人數,任景點酒店再多,人口比例失衡,已經造成本地人的反彈。對於旅客,這樣也令旅行變得沒趣,破壞旅行的興致。現在中國旅客,甚至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旅客,只要是說普通話的,都很容易遭人白眼。歧視當然不可取,但歧視的產生,來自政府對旅遊的不尊重。不尊重旅客的體驗,漠視居民的感受,然後把責任推給這兩個群體,挑撥離間,自己就在背後收取利益。無論政府怎麼要求市民容忍,也只是火上加油。唯有放棄無限擴張的念頭,認清香港的最佳容量,才能給予旅客最好的體驗。

是貪婪蒙蔽了官員的雙眼,以為自己是老闆,把香港當成一盤生意般打理,「做大做多做強」,作為員工的市民就常被訓斥,要求做好接待。老實說,如果我是顧客,我才不想走進這家店舖,而這家百年老店,從前充滿著自己的特色,光芒四射。在易手之後,在這十多年間竟變得如此廉價,如此媚俗,如何不叫人婉惜呢。高官們,下次放假的時候不要到海外,試試去「醜小鴨」大嶼山慢慢走一段鳳凰徑,感受香港的呼吸,在自己的城市旅行一次,學懂珍惜這個美麗的海港吧。

原文刊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