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太歲堂 • 小窩夢

我可能是比較幸運的一個,我是在公屋村中長大,後來家人有能力買到新界的屋宛。雖然房子有點殘舊,但只要花點錢重新裝修一下,應該還可以的。而工作,說不上有任何成就,但兩餐溫飽還可以的。在老一輩人眼中,我可算得上不愁衣食……

但近年每當打開報章,看到那些變本加厲的劏房,床位房的時候。心裡會很不舒服,雖然我未算捱過……但自少也接觸過不少低下層家庭,有的一家四口分租一個70呎左右的房間。讀書時候,亦有同學,三母子的租了一個由唐樓大騎樓改建, 一房一廳的小房子。亦見識過板間房和新界的迷你村屋……

但香港近年這種床位房,倌材房,實在已超過我可以理解的惡劣……面對房價高企,我明白作為業主的,當然希望可以增加營收,但我還記得一句話叫「取之有道」……李首富就算起縮水樓,窗台可以放單人床也好,也是願買願賣……他剝削的都是一些有能力的人,但李首富也未至於會把一個實用面積只有500呎的單位,強行分間成8至10個籠屋般的東西,然後以呎租比半山豪宅更貴的價錢,去分租給低下階層的人……這些現代籠屋的業主,你們作的孽,其實和殺人放火可沒大分別。

政府,在處理這些現代籠屋的問題上,態度更是令人氣結……

過去近十年政府因為政策上嚴重向地產傾斜……停建居屋公屋,令基層的房屋供應嚴重短缺,直接令私人房屋的樓價不斷上升。

市建局,作為政府公營機構,職能上是將舊區裡面,舊有的樓房進行整合和重新規劃,令土地得以善用去解決住屋及其他發展需要,但現在的市建局扮演的竟然是比私營發展商更厲害的角色,因為市建局有運用土地收購和發展的公權力,亦同時有著私營發展商的職能,結果市建局近十年推出的項目,全都是以市場為本的項目,樓價和私人樓宇相差無幾,設計亦如很多新推出的私人樓盤一樣,華而不實……到底市建局的發展是為市場, 還是為大眾市民呢……順帶一提,市建局是政府裡面最賺錢的機構,每年為政府帶來數十億的收入,而大部份是售樓的利潤……

近年政府,好像如夢初醒,彷彿到今日才明白,基層的房屋供應嚴重短缺情況有多嚴重。梁班子想到以插針式公屋,改建舊有的工廠大廈用來做「合法」,有規範,有管理的套房等方法希望可以短期內解決基層房屋供應的問題,但盲搶地起插針式公屋,情況就好似年前美孚牙籤樓一樣,必然受到地區的反彈。而且插針式公屋,實際對基層房屋供應毫無幫助。

而改建舊有的工廠大廈用來做「合法」, 有規範,有管理的套房。政府唔肯認頭,房署, 房協, 市建全部耍手擰頭……結果只是空口講白話。

放寬公屋輪候,政府對有關意見,一直不致可否,面對輪候上樓由三年變五年,政府亦沒有正面回應會怎樣解決...面對部份較舊的屋村有相當多的空置單位,政府一貫在說已在安排安排,但一直沒有實際動作……

以往年輕一輩大都會跟父母一起同住,但現今的家庭結構,已由傳統三四人家庭,變成二人甚至單人家庭...但香港地價高,樓價之貴更是全球之首……大部香港人其實不是要求住700~800的大單位,只是期望兩口子,有個300~400呎的小窩。奈何,這個小窩夢,可能比習總的中國夢還更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