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從主場新聞結業看港澳網媒的政治壓力

主場新聞突然結業,令港澳地區支持民主市民大為婉惜。從此之後,港澳地區少了言論開放的網上媒體,亦標誌著經營網媒的艱難前路。

綜合主場新聞創辦人蔡東豪的自白,「主場」死因有二:經濟原因及政治原因。首先,「主場」創辦以來依然虧本,而收支遲遲不能平衡是由於政治壓力。蔡東豪沒有詳談政治因素如何影響財政,但他提到他愈來愈感受到在社會瀰漫的白色恐怖氛圍,再加上蘋果日報被抽廣告的事件,大家不難想像到,同是支持民主的「主場」難以憑藉其影響力,在招攬廣告時突破來自政治的阻礙。

撇開傳統媒體的網上版不計,現時港澳地區的網媒,大部分不是以商業原則經營:有的依賴外地及市民捐款,有的憑藉背後的政治勢力,更多的依靠網媒經營者以及媒體讀者對推動社會進步的熱誠。因此,財政資源充裕自然有助網媒發展,缺乏資源亦不足以迫使網媒關閉。然而,來自政治的壓力可大可小:蔡東豪在自白中指出,每次返回內地處理業務時都會提心吊膽。至於我自己,來自僱主和其他政治力量的有形無形壓力,令我在社會行動中不能不收斂。

政治壓力這回事,與其他生活壓力不同:當個人抱怨工作或家庭壓力龐大時,總能找到壓力的出處然後對症下藥。在朋友、家人、輔導員、精神科醫生、及/或心理醫生支援下,要按步就班克服壓力並非難事。政治壓力卻非同小可:雖然政治壓力實實在在的存在,嚴重影響著個人的心理或財政狀況,但要知道壓力來源並不容易。就算知道壓力來源,既不能處理施加壓力的人士,也難以拿出證據證明。 更甚者,當你投訴政治壓力時,隨時引起別人(包括躲在假名後的網民)訕笑,質疑你的投訴真偽,堅持要你拿出不能拿出的證據。而身邊的人即使寄予同情,也只能愛莫能助。此時此刻,逃避可能是唯一的出路。

經營支持民主發展的網媒,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及影響力時,遇上政治壓力是必然。公眾質疑它們要否真的面對政治壓力,只會加速它們的倒閉。當剩下的傳媒都是自我審查時,就是全民愚昧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