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解構香港割讓來看身份定位:為何是舟山?

解構香港割讓來看身份定位:為何是舟山?

鴉片戰爭前甚至戰時,英國政府本選定舟山作永久佔領,後來卻演變成佔領香港島歸還舟山。即便如此,在《南京條約》簽訂後,英國政府本打算將香港島也一併歸還給中國,卻竟又在條約生效前五個月才對割讓香港島作出肯定。究竟是什麼原因影響到由舟山至香港島的曲折轉換?對英國政府來說,香港島「勝過」舟山的地方究竟在那裏和其又意味著什麼?這些原因又把清朝帶進什麼境地?透過了解舟山/香港島/清朝的關係,在與中國的定位上,能否帶來多一點視角和思考維度?

筆者嘗試通過全文,帶出透過了解鴉片戰爭中舟山與香港島的轉折命運,突出香港島「勝過」舟山並最後被選定為割讓地之原因,就是作為鴉片基地作傾銷全國的「批發」能力,藉此正視清朝失敗與香港成功的互換關係,並就這個關係重新梳理香港與中國的定位。這樣,或許能從日漸走進「他者」的格局中走出來後,找出與中國的接通點。倘若能夠接通,或許最終能為香港民主提供多一點可能性。

1)清朝口岸開放簡史
康熙年間,清朝統一台灣後,清廷發佈「開海貿易」諭旨。隨後確定了「四榷關」,即設粵海關於廣東的澳門、閩海關於福建的漳州、浙海關於浙江的寧波,和江海關於江南的雲台山(今江蘇連雲港附近),為對外通商之地。

乾隆初期,隨著東印度公司在廣州的貿易額愈來愈大,公司對廣州行商制度和陋規的不滿聲音亦愈來愈大。1755年,他們派遣艦隊到達寧波定海港,採購茶絲等中國名產,並出售歐洲的商品,業務非常成功。因此,在1756和1757年,到廣州的商船數量大幅減少,影響了粤海的關稅收入。於是,兩廣總督楊應琚就此事奏請皇帝,希望提高浙海關税,並勒令「番商」(主要指英國、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等西洋商人)只能在廣州進行貿易。於是,在1757年12月20日乾隆下了一則上諭,將「番商」限定於廣州進行貿易。(1)

面對急劇膨脹的貿易,商埠卻又相對日益縮小,英商一直都企圖在廣州以北沿海區域開辟更多商埠,史稱「北部開港運動」。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英國政府在東印度公司的資助下曾先後三次遣使來華,(2)但無一不遭清廷反對。

2)英商為何必要清廷開關不可?

1825年,英國發生了產能過剩的經濟危機。三十年代英國工業革命大致完成,英國政府和企業對佔領巨大中國市場的意願非常迫切。當時英國主要工業紡織業,就涶涎一個能夠容納紡織品傾銷的市場。然而,當時中國仍然處於自然經濟狀態,對英國貨品的需求甚微;反之,英國對中國貨品卻需求甚切。

在鴉片戰爭之前,中英貿易主要的商品,是中國出口商品第一位的茶葉和第二位的絲綢;而英國對華出口方面,在1820年之前第一位的是棉花。

由於茶葉利潤驚人,因此從1813年起,東印度公司便逐漸主力發展茶葉貿易。

在產地方面,中國的茶葉盛產於福建、安徽、江浙等省,這些產區平均距離廣州1200公里,即要花上一至兩個月時間才能送抵廣州。基於長途的運送影響成本和茶葉質素,假如能夠在廣州以北開埠,對於英商來說,在成本和質素上的控制無疑非常重要。

而在鴉片貿易出現前向來是中國第二大宗的出口絲綢,主要產區為長江三角洲的湖絲(英國商人稱「南京絲」,實際上是湖州所產的生絲),和廣東的土絲。

堪稱「全國蠶鄉」的湖絲,品質極高;而土絲又稱「粗絲」,其品質遠在湖絲之下。因此,將貿易口岸限制於廣州,無疑又是影響了成本和營利。

在鴉片貿易形成前,中國的茶絲輸往英國,英國的工業商品輸往印度,印度棉花則輸往中國,形成一個三角的貿易關係。然而,印度棉在廣東省的需求量很少,而主要的使用者又是江浙和其他省份的織戶,因此影響印棉的需求量和價值不是廣州口岸,而主要是南京等棉市。

故此,打開江浙甚至廣州以北任何口岸,可使英國的貿易直接插入商埠,愈接近產區(特別是茶和絲),就愈能減低成本,而英國貨亦更便捷地傾銷中國。

此外,清政府的廣州一口通商政策由來已久,形成了一套公行中介、外貿壟斷、限制外商等為目的的貿易體制,英人欲求突破,開辟新埠無疑就是要打破這些貿易障礙。因此,尋求打開距京愈近愈好的商埠,就愈能夠向清廷施加更強的影響力。而這種對華展開合法正常貿易的要求,就是英國發動鴉片戰爭雙重原因的其中之一(其二保護在華鴉片利益)。(3)

對華展開合法正常貿易是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基本動因;而保護在華鴉片利益則是發動戰爭的直接導火線。兩者角色不同,它們有時又因應不同時期的需要而使比例有所調整,有時兩者又一同配合。

3)首要是開放口岸,但為何卻又割讓領土?

鴉片戰爭時期的首任外交大臣麥尊(Henry John Temple, 3rd Viscount Palmerston)和於1841年9月繼任的外交大臣鴨巴甸(George Hamilton-Gordon, 4th Earl of Aberdeen)均闡明了政府對佔領地態度取向的一個共識,就是希望以佔領地作為軍事據點。但事實上,在執行的實際過程中,卻嚴重偏離了政府的原意。

儘管英政府對開埠非常重視,把它列為對華交涉「絕對必要條件」的首項,但在鴉片戰爭時期中英交涉的一段時間裏,在華全權代表義律卻沒有把這項內容向中方表達。

1840年2月英政府提出《對華條約草案》,首項是要求清廷開放廣州、廈門、福州、上海和寧波口岸。而割讓中國沿海島嶼,則置於草約的第三項。對於草約中項目的重要性,巴麥尊的指令是第一項必須取得,而第三項是力爭取得。然而駐華全權代表義律(Sir Charles Elliot)等人卻將這兩項作為替代條款,即如要求第一項,則放棄第三項的爭取,反之亦然。在義律的觀點看來,開放口岸的重要性明顯低於割讓領土,而後來義律對於領土的目標,更由舟山轉換到香港島(義律的心態轉變將於5.2詳述)。

儘管英國人的處事方式謹慎細致,軍事行動亦有周詳的計劃作為框架,然而政策歸政策,實行起來難免會出現偏差。

在1840年12月的廣州談判中,基於清廷對割讓舟山的強烈反對,促使義律放棄舟山佔領,並以舟山作為勒索開放口岸的籌碼。可是在義律沒有強烈要求開放口岸的前提下,卻以要求割讓香港島作為代價的結果。然而,最終五口通商的開放,卻諷刺地還是要透過武力才能取得,可是義律於此前(1841年2月25日)已擅自撤出舟山。後來繼承義律的砵甸乍(Sir Henry Pottinger)重佔舟山,最後還贊同義律的觀點,決定以香港島作為割讓地(這點將於5.4詳述),再一次偏離了兩位外交大臣和維多利亞女王的訓令。

4)英政府對舟山的覬覦

究竟本來為什麼是舟山?英政府對舟山的覬覦,早始於1689年。

當時由於外商在寧波走私稅嚴重,清政府在舟山開設「紅毛館」,專為與洋人通商。1700年英國公司已在島上建立商務監督公署,派出商務監督,以10萬多英鎊作投資,而同一時期英國對廣州厦門的聯合投資額合共不過75000英鎊,其對舟山和廣厦的期望不可同日而喻。1793年,馬戛爾尼代表團來華,要求出讓舟山被拒。(4)

即使清廷於1756年下令關閉「紅毛館」和後來對出讓舟山的要求被拒,但仍然沒有阻止英人對舟山的覬覦。

英國政府在策劃鴉片戰爭時,攫取中國土地早已成為既定政策。1839年10月1日,英國內閣作出發動侵華戰爭的決定。1839年10月18日,巴麥尊向義律傳達內閣意見,要求義律奪取中國「舟山群島的一個島嶼或廈門城」,以「作為遠征軍的一個集結地點和軍事行動的根據地,而且以後作為英國貿易機構的牢固基地」,並打算作「永久佔領」。(5)

在割讓島嶼「選址」方面,當時英國政府內部提出了台灣、海南、福州、廈門、舟山等地為候選名單。

在眾多選擇中,政府的取態普遍認為台灣和海南面積過大而難以控制和管治,福州廈門卻距離首都太遠而威懾力不足;而對香港島的提出,則是查頓後來提出的另一個方案(Dr. William Jardine,怡和洋行創辨人,港腳商人,又稱「散商」。洋行在廣州成立,主要經營鴉片、茶葉和其他貨物買賣,為鴉片商最重要的發言人。「散商」這點會於註釋26詳述)。然而,這個荒僻小島當時不在英國執政者的視線內,唯獨他們一直以來覬覦的舟山普遍受到政府和商人重視。

在英國內閣決定侵華一個月後的11月9日,義律寄巴麥尊一份備忘錄,同意英國派出武裝部隊「不是廣州,而是舟山和舟山以北建立根據地」。

義律當時向外交部、殖民部、軍部官員大力推銷舟山的條件,認為該處群島良港眾多,靠近富裕地區(上海浙江等地)和北京(當時由舟山往京城需時兩星期,廣州到京城卻要花上一個月),擁有一條宏偉河流和最廣闊的內陸航行網絡。加上腹地江浙是當時中國最重要的出口商品絲茶的主要產區,如果把舟山辟為自由港,它不但可會成為亞洲甚至世界最重要的貿易基地,還可以提供大運河與大海之間的交通控制權,以及「可能大得多的政治影響力」。(6)

1840年7月,英政府向海軍和駐華全權代表下達作戰部署的命令 - 首先封鎖珠江,然後主力攻佔舟山,在島上建立指揮部和軍事基地,並向白河河口進發。

在7月6日,英軍僅用了九分鐘便攻佔了舟山,這亦是英軍首次佔領中國領土。在佔領的七個月內,英方在島上成立了殖民局 - 巡理府,宣布島上所有民政、財政和司法管理由英方執行,島上居民需向殖民政府納稅,接受英國法律管轄。此後,舟山被強行劃分為自由貿易港,而在傳教士郭士立出任定海知縣期間,還在島上設立書院、育嬰堂、苦老院、養濟院等機構,大力發展島上基礎建設。

由此可見,舟山一帶是英國發動這次侵略戰的戰略重點。攫取舟山而並非香港島,亦反映到英國發動鴉片戰爭雙重原因之一 - 要求開放口岸,即對華展開合法正常貿易的重要性。

結語

鑑於當時英國國情,中國如夢幻般的龐大市場,無疑成為了英國貿易的對象。而從來是英國政府情意結的舟山,便成為對華展開合法正常貿易在外交、商業和軍事上的巨大籌碼。

註:
(1)對於「閉關政策」,據近年學者的最新研究顯示,乾隆的詔書旨在將「番商」限定在廣州貿易,而並非要關閉三口岸。該詔書節錄如下(乾隆二十二年十一月初十日,即1757年12月20日):
「凡番船至廣...(中略)...將來只許在廣東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寧波。如或再來,必令原船返棹至廣,不准入浙江海口。豫令粤關,傳諭該商等知悉...(中略)...嗣後口岸定於廣東,不得再赴浙省。此於粤民生計開赣、韶等關均有裨益。而浙省海防亦得肃清」。由此可見,該詔書沒有提及過要將三口岸關閉,再者江浙閩三關由乾隆、嘉慶至道光年間,就貿易總額和關稅看來,一直分別與日朝琉(球)進行東洋貿易,而粵海關則重點與西南洋各國進行正常貿易。筆者選用了此研究結果。詳見:http://www.qingstudy.com/data/articles/b01/554.html
而另外,乾隆此下詔還有可能是基於其他考慮。當時在聚居的洋人經常犯案,虐殺華人,而外國商船(包括英船)在來往寧波定海等地貿易時大多攜帶武器等。乾隆為免再出現另一個澳門,於是將口岸鎖定於廣州。
(2)1787年的卡斯卡特使團,1793年的馬戛爾尼團,和1816年的阿美士德使團。《香港史論叢》,劉存寛著,第38-40頁。
(3)第二點為保護在華鴉片利益。《香港史論叢》,劉存寛著,第1-10頁。
(4)「1792年英國政府派遣馬嘎爾尼(George Macartney)代表團出使中國,向清政府提出多項要求,其中包括把舟山附近一個霧社房的小島讓給英商存放貨物和居住。乾隆皇帝斷然拒絕了英國的領土要求。」《簡明香港史》,劉蜀永著,第20頁。
(5)《香港史論叢》,劉存寛著,第14頁。
(6)《轉折-以早期中英關係和<南京條約>為考察中心》,郭衛東著,第26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