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不同血緣,如何姊妹?— 談施政報告風聲之「姊妹學校計劃」

不同血緣,如何姊妹?— 談施政報告風聲之「姊妹學校計劃」

《施政報告》於星期三出爐,政府已急不及待先透過無線新聞及各大報章放風,交代來年的重要政策,其中教育方面打算每校提供12萬鼓勵中小學與內地學校結為「姊姊學校」,消息一出,即令教育界同工倍感憂慮。「如何推行」﹑「推行目的」和「效果」都是值得關心的問題。由於筆者任職的學校屬「回娘家取經」的先行者,筆者與「姊妹學校」接觸時對兩地學校管理文化差異有深刻體會,故撰文分享,望能引起關注並討論。

1.「姊妹學校」搞邊科?

首先要弄清楚「姊妹學校」跟「遊學團」的分別,「遊學團」一般遊覽地方的著名景點,欣賞都市景貌,而參觀學校只屬行程之一,多半在校園走走就算;設「姊妹學校」的做法是安排兩地兩校學生定期交流,模式或是安排觀課,或是進行小組討論,或由兩地學生各充當對方的小老師(香港學生教授英文/內地學生教授普通話)。

2.用家感言

你可能會說:「多一個機會出外拓展眼界,比較差異,也是好處呀﹗」 根據筆者經驗,學生回內地交流,最常見的感想如下:
(1) 某些校園很大,有些重點學校設備先進,令他們眼界大開,因他們一直認為內地很落後;
(2) 至於設備較為簡陋破舊的,學生會明白自己很幸福,之後要努力學習;
(3) 農村學校為了方便學生回家吃飯,午息較長,可長至三小時,簡直是香港學生的福音,可以睡一個甜甜的午覺;
(4) 安排學生義教,則能令他們反省自己所學,並且明白「原來做老師很辛苦,回來要努力學習」(同第2項)。

以上所列不是為了證明學生膚淺,而在提示所謂的「學習目標」根本就很含糊,「學習經歷」根本就很單一而空洞,以致他們只能憑最直觀的印象回應。

3. 學習效能存疑

有關計劃的「學習目標」並非於學理上培養學生認知能力,僅流於情感上的「認識祖國」,藉「姊妹學校」感受「中港連繫」。再說這種表面的「認知」根本不能達致對兩地文化的深刻體會。

如果(1)﹑(2)﹑(3)項對應甚麼「認識祖國」﹑「認識兩地校園(文化)」等學習目標,無疑這是「低手」的達標。可是如此勞民傷財,其實看一齣《一個也不能少》或《請投我一票》更令學生深刻體會環境與文化之異,甚至引起反思;即使是最低能的「看圖找不同」,學生也能比對差異,學習效能甚至更高,無須特意「回娘家一趟」。

就第(4)項,我認同透過讓學生擔任小老師增加其成就感,以及對學習的反省,不過其實類似的訓練,平日已在課堂上透過報告方式進行;若學校在課程以外真的有心有力培訓「小老師」,除了可以在校內設「師兄師姐計劃」,也可以與本地同一辦學團體或附近的小學「結義金蘭」。語言相同,且亦較「姊妹學校」計劃具延續性,也不用周車勞頓。為何要跑到遠遠的「娘家」呢?以上筆者所提及的「電影討論會」及「課堂小老師」也能落實至教學之上,多元手法能引起學生興趣,亦見實效。所以,有關計劃不獨勞民傷財,更是捨易取難,實是「為了連繫而連繫」。

4. 學習對象真的值得學習?

更重要一點,是內地與本地學制不同,課程也有分別。而「血源不同,云何姊妹?」就筆者觀察,內地英文課程程度較淺,而中文以教授「蘇教版」課文為主,重背誦,且有異於本地語文能力為導向,評核亦不同。說有效的交流亦要建立於相近基礎;要雙方也對學理有深刻認知,才能跨越制度不同的障礙,達致有意義的討論。

其理念於今日大學校園確能實現,如兩岸三地大學生就一作家的作品討論,而見不同的學習傳統與積累並有所進益;可是於中學及小學的層面,設姊妹學校助益不大。因要學生有「比較」的視野﹑這樣的「比較」有價值,前提是學生對自己的文化有較為深刻的認識和體會,才能達致真正的「交流 」,以培養「和而不同」的胸襟。若在中學生層面要學子從「比較」﹑「交流」中刺激思考,我認為學習對象不應限於內地學生這位「姊妹」,更應多方學習取經,政府不如在不同學科層面設特定專題,辦個國際青年交流營更妙。

政府如今在制度上要求本地中小學與內地學校「結為姊妹」,需要解答這個學習對象有何「學習之必要」,而不問而知,這個制度基於行政多於學理上的考慮﹗

5. 盲目的「中國風」

要學生「認識祖國」,其實參加「遊學團」,除了學校,還可以認識當地歷史文化,來得有意義;可是若只是回去「姊妹學校」,體會「兩地的校園如何不同」﹑「兩地的學習文化有何差異」,敢問兩點對學生學習有何幫助?敢問那幾天可以開闊多少眼界?敢問這樣「廣闊」的眼界於為學做人有何進益? 可是由政府在「教育界」吹風多時,「普教中」已取下當年的「英中」的光環地位,不少家長不單以「普通話」具「戰略(商業)價值」對其子女「灌藥」,甚至給潛移默化打從心底認為「普通話」較「廣東話」優越。於是連帶「姊妹學校」也成為學校的Brand,總之「有就好」﹑「多多益善」,其價值卻不為討論﹗這是相當荒謬的事:吃進肚子的,大家會關心它的營養和質素;讀進腦袋的﹑滲入人心的,大家卻不求甚解﹗一句到尾,大家總是貪心,以為「有」比「沒有」好,不會「蝕底」。但其實我們若傾向接受虛假的價值充塞課程﹑不做實事,只會令整個教學大氣候更為消沉敷衍﹗

今天看無線新聞,作為吹風媒體,交代施政報告的「風聲」後,不忘加「吹風」環節,由小學生提出與內地學生交流體會,指他們上課比「我們」乖﹑「很安靜」— 這是我們學習的目標嗎?難道香港就沒有好乖好靜的學生?為何我們不去欣賞歐美學生的主動學習的氣氛?更這裡筆者並非要批評一個小學生的言論,而是要指出官媒與政府的意圖:「姊妹學校」製造「連繫之必要」, 製造「品牌效應」:「人家的好你沒有」﹗令本來盲目的中國風吹得更烈。令筆者擔心的,是該計劃漸漸消弭香港教育制度的獨立性。

6. 一次交手的經歷

補充有一次相當不愉快的經歷,筆者有次帶隊到廣州某農村的一所新建小學,是該地的重點學校。我與三位同事一坻步,校長只跟最年長看似主任的同事打招呼及寒暄,得知我是本隊的負責老師,流露不屑的神情,看來不滿學校挑選這小妮子打交道吧。同事提我,在內地是論資排輩的,不用詫異。

筆者的任務之一,是要向校長或主任查詢午膳安排,或到附近餐廳,或由學校飯堂準備,這事敝校已通知該校,我只需提醒及再次拜託。校長帶我們到附近的一所餐廳,裝潢不俗,以吃河鮮聞名,價錢也頗貴。由於我們出差,師生膳食費有個限額,我心想下次吃便宜一點的好了。以為校長﹑司機﹑老師接應後會離開,誰知他們就坐下來,總共七至八人,點的也相當昂貴。最後付款,等如兩天的膳食預算,校長他們拍拍屁股就走了。筆者跟同事也預了,錢不夠用時要自行補貼。

午後筆者跟校長提出希望其後三天的膳食由飯堂提供,並提議膳食預算,他在校長室只顧抽煙,沒有理會我。筆者捱著這沉默十多分鐘,他才打電話喚主任來討論安排。

最後,由於筆者離開前要取付帳收據,以作學校核數之用。校長從煙霧瀰漫的辦公室出來,給我幾張火鍋店的收據,時間還是深夜十一時,他說他這裡沒有甚麼「收據」,要的話只有這些。我堅持「請求」校長在白紙簡單手寫一張膳食費收據,他又重入那「八里霧」中,關上門。同事勸我識趣好了。

當然,你會說不是所有學校如是,但據筆者不多但可歸納的經驗,這種打交道的氣氛如同官場禮數,耍官腔看派頭,令我不太舒服,那不是學術或管理的交流而已。

總括而言,學制﹑考評﹑校情都不同,所謂「姊妹學校」不只勞民傷財,更是為教育界的「中國品牌效應」繼續吹風,筆者深感不妙,無法沉默,略就所知交代﹗事必有因,既然學理基礎如此薄弱,政府亦放風表現勢在必行,我們倒帶回看近半年教育界的「風聲」建制議員對通識科「狂插不捨」﹑吳克儉提出重設及改革初中中史科﹑陳佐洱謂香港學子需「思想教育」……今天有小道消息謂中央經過國教一役,指示梁政府維穩一套不宜硬銷,只能軟攻,整頓傳媒以後,看來2015起,教育界將烽煙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