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微妙的農業政策

微妙的農業政策

政府最近發表了新農業政策的諮詢文件,既跟香港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我也藉此專欄回應一下。

為了鼓勵香港農業發展,特區政府建議耗資70億港元去建立一個面積為80公頃的農業園。評 論這個之前,我們先要看看特區政府的往績,除了「孕育」房地產霸權以外,政府到底成功扶助了哪些產業的發展?數碼港有多cyber、科技園裏面有多少新科技、環保園如何扶助了環保回收業妥善處理香港廢物圍城的難題,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

特區政府建議收回私人農地(包括郊野 公園範圍內的私人農地)用作興建農業園。農地供應不變,需求卻突然增加(因為政府要農地),農地價格只會上漲,田主就有充分理由向現有的農戶加租,受苦的,正是政府聲稱要幫助的農夫。更甚的,農業園可能只是一個幌子,熱烈歡迎農夫入農業園耕種,外面那4000公頃的農地就可以再圈來起樓,囤積農地多年的各大地產商可以準備開香檳慶祝了。

犧牲港人的食物安全和糧食自供能力,換來地產商數以千百億港元的回報,對地產商來講,超值。

官僚「這麼有」創意

農夫對土地的投資,是用心血和時間來量度的。土地經過長年累月的苦心經營:除草、輪作、休耕、施肥,才漸入佳境。跟數碼港裏面的軟件開發公司不一樣,農地是 不能隨便搬的。軟件開發公司可以隨時拔掉電源,起身將電腦和電腦裏面儲存的開發成果搬走;農夫可不能將泥土剷走移往別處。上網用谷歌搜尋 「agri/agriculture park」一詞,會發現幾個同名的旅遊觀光景點,和一個位於夏威夷的農業園,但它們的租約年期不是5年,而是長達15至45年。假如5年後農業園奇蹟般扶 起一批成功的農夫,他們可以往哪裏去擴充營業呢?外面那4000公頃的農地到時候恐怕已經變成低密度豪宅了吧?

農業園這麼有創意的建議,估計是由平常喜歡玩網上遊戲開心農場的官員們構想出來的。

最後,諮詢文件提到漁護署一直「協助農民改良農產品、研發及採用新的耕種技術……不時會為農民舉辦技術講座及田間示範,介紹經品種改良的農產品及新的種植技 術」。那些技術講座往往在奇怪的時間舉辦。例如,去年在西洋菜種植季節剛結束時舉辦種植西洋菜講座,今年則在西蘭花椰菜花收成開始之際舉辦有關種植西蘭花 椰菜花的講座。

「專業」團隊幫到你

此外,漁護署對農夫的協助還包括一個人負責開車送另 外兩個沒有任何農耕知識的員工去各個農場向農夫派發捕捉果蠅用的貼紙,和建議大家用手提吸蟲機將菜葉上的害蟲吸走。漁護署的專業團隊對香港的農夫有幾幫到 手,建議讀者去農墟問一問各位農夫。由這麼專業的團隊向農業園內的農夫提供技術支援,相信大家都香港農業發展的前景定會充滿信心。

諮詢文件所言「應用先進科技作農業用途」實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適用於已經有健全食物安全法律並嚴格執法的地區,例如日本。除非特區政府負起其應負的基本責 任,即嚴格執法阻止含有污染物和有毒農藥的劣質低價蔬菜由內地輸入本港,否則上述的資金投入根本無法取得合理回報,農業園注定只是另一個燒錢的假大空項 目。

鼓勵各位讀者在3月31日前將大家對此諮詢文件的意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原文刊在明報

Go Green Hong Kong~ 香港綠色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