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党不黑」與通假

「党不黑」與通假

在之前《略論繁簡問題》的文章提到,有些人批評大陸的簡化字用筆劃較少的字通假,令到簡化字出現一字多義的情況,例如以「干」代「幹」和「乾」(注:「干」只代「乾淨」的「乾」)。其實這是不對的,漢字的傳承字本身也出現過這種通假情況,只不過最後約定俗成,而被世俗遺忘,被通假的字最後也成了文字化石。

「搜索」曾有另一寫法
其中一個傳承字中的通假例子,便是「索」字。現在的「索」字本義是繩索之意,《說文解字》曰:「索,艸有莖葉,可作繩索」,不過現在的「索」字同時解作搜索的意思。

其實在古代,「索」字曾經派生過另一個字,用作解釋搜索的意思,那個字就是「 」。據《說文解字》曰:「 ,入家搜也,从宀索聲」,從「 」字的形符「宀」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字的誕生原因,便是為了消除「索」的歧義。據考,「 」字的最早誕生時間,早至西周早期,宋代的《廣韻》以及清代的《康熙字典》也有記載。


圖1:「搜索」本字應是「搜 」

由此可見,「 」是「索」的孳乳字,並曾經衍生出另一個讀音【所責切】以作識別。直到現代,「 」字基本已被世人遺忘,大家談到「搜 」時,都用回「索」這個本字。讀音方面,普通話已只剩下【所各切】一讀,發音為【suǒ】;粵語方面,在上一代人的口音中,談到「搜索」時,那個「索」字仍會讀【所責切】,粵音【saak3】,新一代人開始不分音,一律讀成【所各切】的【sok3】。相信再過不久,【saak3】音一讀便會因約定俗成而被人遺忘,除非是TVB或何文匯博士再跑出來「正讀」的說。

談起「索」字,順道談一談粵語口語中,我們會叫美女為「索女」,原來真是有典籍根據。根據《廣韻》的解釋,「好也」確實是「 」或「索」的引伸義(見圖2),而本來的讀音跟「 」一樣是【所責切】,只不過現在的人都是讀【所各切】跟「索」同。大家知道本讀就好,千萬不要學何文匯一樣玩「正讀」,否則便沒人知你講什麼了。

「朋黨」本來寫「朋攩」?
說完「索」字,鄙生再舉一個傳承字中的通假例子,那便是「黨」字。現在我們談到這個「黨」字,只會想到「朋黨」或者「政黨」的意思,其實根據《說文》的解釋,「黨」的本義是解作「不鮮也」。在秦書同文創小篆之時,「黨」字曾經派生過另一個字,用作解釋「朋黨」的意思,那個字就是「攩」字。

據《說文解字》曰:「攩,朋羣也,从手黨聲」。這個「攩」字的派生原理大概跟「 」,是為了消除「黨」的歧義而加「扌」邊以作識別,「攩」乃「黨」的孳乳字無誤。故,段玉裁在其《注》曰:「此『鄉黨』、『黨與』本字,俗用『黨』者,叚借字也」。


圖2:說文有關「攩」字的解釋

當然,這裡段玉裁有少少筆誤,便是將「通假」誤當成「假借」,「假借」是「本無其字,依聲托事」,「通假」是「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兩者不可混淆。另外,其實段玉裁這段說話也有兩個很有趣的寫法,一個是將「黨羽」寫成「黨與」,另一個是將「假」字寫「叚」,為免文章越講越遠,鄙生將另撰文章解釋之。

簡單來說,古代的「黨」曾衍生過一個「攩」字以消歧義,不過現在的傳承字又拿回「黨」跟「攩」通假,最後這個「攩」字又被世人遺忘了,成了文字化石。由此可見,不只是大陸的簡化字才用筆劃較少的字同音通假,在漢字的演變過程中,本身就有過造完一個衍生字,最後又用回本字通假的現象。只可惜香港的中小學中文教育從不教訓詁之學,令不知實情的人以為大陸的簡化字毫無章法。

以「党」代「黨」源自民間簡體
順帶一提,「黨」字的大陸簡化字中「党」,本身也是一個傳承字,多用作姓氏,如北宋初年的党進,又例如建立西夏的党項人,寫這些名詞一定要用回「党」字,否則會鬧笑話。另外,以「党」代「黨」的原理也是同音通假,而它查實是個民間簡體,只是後來大陸將此字吸納為簡化字。

據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在30年代出版的《宋元以來俗字譜》考證,《太平樂府》、《目連記》、《金瓶梅》和《嶺南逸事》等書均曾以「党」代「黨」,中華民國教育部在1935年推出的《第一批簡體字表》中,也曾收錄這個「党」字。《立場新聞》早前曾轉載一段恥笑大陸簡化字的順口溜,其中一句便是「党不黑」,其實這個「党」字壓根兒不是大陸自己發明的,民間有此簡化已有近幾百年的歷史,而現在我們寫的「黨」,本身也不過是一個通假字。


圖3:「党」字曾收錄在民國的《第一批簡體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