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我看Selma《馬丁路德金:夢想之路》

我看Selma《馬丁路德金:夢想之路》

電影Selma(中譯:馬丁路德金 - 夢想之路)最觸動我的不是主角在教堂裏慷慨陳詞,而是他在獄中與同伴的對話,當時同伴引用聖經馬太6章25-27節鼓勵身心俱疲的金博士,經文見下:

「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你們的生命憂慮吃甚麼喝甚麼,或為你們的身體憂慮穿甚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你們看一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在倉裏存糧,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們。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你們哪一個能藉著憂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和合修訂本)

當時腦裏湧現著年青人為爭取普選以傘擋棍,以勇氣挑戰霸權的畫面,然而身邊的親人、朋友或甚教友都未必明白年青人的信念,更認為垂手得來的公義是理所當然,享受著不斷被蠶食的剩餘自由,你我也許覺得孤單、覺得累了,這段經文正正給予安慰:天父顧念世人,也顧念香港人;又,正如立場新聞訪問周華山先生中(註1)提到,「過去做的很多事,看似幫助了許多人,但說到底,其實是為了自我。」當奮力爭取公義時必須反省是為自我「光環」,還是無我地為他人;這段經文猶如當頭棒喝:必須認識人的本身多麼軟弱、有限及渺小,卻又偏偏喜歡自義。馬丁路德金垂範大家必須忠於上主,回應衪的呼召,為被壓制的爭取自由。

當然對於馬丁路德金的最大的質疑就是他在婚姻上的不忠,而電影裡也不迴避這個問題,用了恰如其分的情節交代此點,嘗試把他還原成人。

* * * * *

翌日上教堂的時候,牧師講道(註2)的經文是路加福音10:25-37,這是個通曉聖經的學者向耶穌「挑機」的故事,經文如下:

有一個律法師起來試探耶穌,說:「老師!我該做甚麼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穌對他說:「律法上寫的是甚麼?你是怎樣念的呢?」他回答說:「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如己。」耶穌對他說:「你回答得正確,你這樣做就會得永生。」那人要證明自己有理,就對耶穌說:「誰是我的鄰舍呢?」耶穌回答:「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強盜手中。他們剝去他的衣裳,把他打個半死,丟下他走了。偶然有一個祭司從那條路下來,看見他就從另一邊過去了。又有一個利未人來到那裏,看見他,也照樣從另一邊過去了。可是,有一個撒瑪利亞人路過那裏,看見他就動了慈心,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包裹好了,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帶他到旅店裏去,照應他。第二天,他拿出兩個銀幣來,交給店主,說:『請你照應他,額外的費用,我回來時會還你。』你想,這三個人哪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那人的鄰舍呢?」他說:「是憐憫他的。」耶穌對他說:「你去,照樣做吧!」(和合修訂本)

經文以問答開展,那學者向耶穌詢問要做什麼才可得永生,是挑戰耶穌要守全部律法還是某些條文的神學問題;而耶穌反問學者皆知的問題,就是律法書寫的是什麼,意思是問律法中哪些才是最重要的?果然學者回應了經典答案:愛上帝和愛鄰舍。學者反問耶穌誰是鄰舍,耶穌設例想像有人被劫及打個半死躺在路上,身邊貌似聖潔的祭司及利未人竟不顧而去,反而是受盡猶太人厭棄的撒瑪利亞人(註2)救起了他,耶穌以此問學者哪人才是鄰舍呢?學者答道:是撒瑪利亞人。

經歷雨傘運動,相信香港人會明白政治就是生活一部份,其涵蓋的範圍廣大,諸如投票給梁美芬還是快必?認同自由行侵害生活空間還是製造就業?同情被領匯迫走的小商店還是支持活化商場?甚至是身體力行與學生撐傘還是支持以警棍回復公眾應有秩序?這統統也必成我們天天面對的事。教會人也同樣處身在上述的政治生活裡,根本無處可避,教會拒絕表達其信仰價值堅持,故作中立,實在是無視會眾如何在政治生活作道德判斷,這猶如自斷手臂,難怪不信者更無情地批評信徒是脫離人民的「耶L」。

經文中耶穌提醒我們要愛上帝和愛鄰舍,誰是鄰舍呢?就是身邊的人,也就是我們的社會。馬丁路德金身體力行,他不像經文中的律法師,也不像某些教會中人,而是跟從聖經,看見美國黑人登記成為選民的權利受無理侵害,更以非暴力的抗爭行動,起來幫助受壓者,為他們申張正義,直如耶穌說:「你去,照樣做吧!」。我不認為人人要學足馬丁路德金才是對,愛鄰舍的方法不盡相同,但我誠摯邀請信徒們看看這部影片,也請你們「你去,照樣做吧!」

註1: 五代學苑人4 - 由一九八四到無我抗爭

註2: 當時猶太人認為在耶路撒冷敬拜上帝才是符合道統,而撒瑪利亞人認為在基利心山上敬拜才對。兩群人不相往來。有關聖經經文參看馬太福音4章9及20節。

註3: 講道由南亞路德會沐恩堂謝雅各牧師主講,錄音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