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讀中文系的人

讀中文系的人

文:唯諾

我必須坦承,雖然我喜歡中文閱讀和創作,自幼念書亦是中文科的成績最好,但在大學入讀中文系絕對不是我的首選。不過事已至此,我也早已承認自己是中文系的人。是故當我偶然在書店看到林文月的《讀中文系的人》一書時,我便毫不猶豫地把它買下。

一回家,我便急不及待地打開目錄,然後先細閱同名文章〈讀中文系的人〉。林文月憶述某次應邀到臺灣清華大學演講,會後有兩位同學留下來繼續與她討論,告別之時,其中一人提問:「何以今日文壇上找不到幾位中文系出身的人?中文系的人都在做些甚麼工作呢?」這使作者想起在兩年前的暑假,有三四位臺大外文系的學生來訪,閒談之際,他們亦有問及作者:「老師,你為甚麼不讀外文系,卻去讀中文系呢?」語氣間似有些為作者惋惜的意思。

作者說道,當初得知自己因一時莫名的反叛心理而入了中文系,確曾有些懊惱。她想像所謂「中文系」,「大概是滿屋子霉味的線裝書,暮氣沉沉的地方,而讀中文系的人,必定是只知搖頭晃腦吟哦四書五經及古詩文,帶點兒寒酸味,而與現實隔離的一群。」

看到這兒,我不禁會心微笑。笑是因為作者當時的想像,即使到了數十年後的今天,也依然是不少跟現代人對中文系的觀感。

每逢跟別人介紹我是中文系的,他們總是以近乎看不到的速度露出一副不屑的臉孔,繼而再換上一副笑盈盈的表情,詢問中文系其實要讀甚麼?是不是看看書、閒來寫寫文、還有懂得背《唐詩三百首》就行了?

作為一個秉承中華五千年文化的中文系學生,基於修養,我是絕不會笑他們膚淺,只是一面也禁不住慨嘆:外人總笑我們「傳統」、「守舊」,實則一直抱殘守缺的正是他們啊!

事實上,中文系不是一個暮氣沉沉的地方,讀中文系的人也非與現實隔離的一群。

中文系的課程博大精深,單是文學課程都已分古典文學和現代文學,若再細分更可有兒童文學、青少年文學、香港文學、台灣文學、通俗文學……但凡用中文(或稱華文)創作的文學作品,均可被納入中國文學的範圍內。而且我們的課程更有直接單以一位作家或一部作品作為學習專題,例如有「魯迅小說」、「張愛玲與大時代之關係」、「文心雕龍」等。再者,文學從來都不是只限於文字或紙本上,近代開始有越來越多人研究文學與其他媒體之跨界合作,有些已逐漸成形,甚至具有系統性的理論,故課程裏又會有「現代文學與電影」、「文學與戲劇」等。

另外,中文系的學生除了要懂純文學的詩詞曲及各朝各代之文章以外,尚需接受文字學、訓詁學和聲韻學方面的訓練。只有具備這幾方面的知識,才能使我們不致於曲解古籍,以訛傳訛,而能把握正確的方向。

由此可見,中文系不僅只是培養古典詩文賞鑑的地方而已,也不僅只是一個詩或小說的創作班而已。那麼,中文系的人要做些甚麼工作呢?

傳承。

自高中時期起,當我修讀了中國文學科後,偶爾都會聽到老師提及「薪火相傳」的精神。直至真正入了中文系,我才領悟到中文系的人的責任—-繼承及傳遞我們的中華文化。

縱觀世上每一個有歷史文化的民族,他們都無一不珍惜其傳統古典,因為傳統古典是民族血脈之所稟承,也是民族自尊之所依託。以西方為例,若你有細心留意,便會發現許多知名人士不論演藝界還是政界,他們都是讀英國文學出身的,炙手可熱的荷里活大導基斯杜化‧路蘭及演員愛瑪‧屈臣都是當中較著名的例子。此反映外國人不管走得多前衛,對於自己民族的傳統,他們仍然懷著推崇之心。

誠如希臘人擁護荷馬,義大利人尊敬但丁,英國人歌頌莎士比亞,德國人追憶歌德,我們中國人也不應讓李白、杜甫、張愛玲、魯迅及各自成一家之言的偉大作家,隨著時間之消逝而被後世遺忘。而這份薪火相傳的工作,中文系的人理應是責無旁貸。

而且,最近數年,中文系的「專業」似乎又再度受到注視。

新學制之下,中文科成了高中學生的必修科。以自己母語應考的科目,考生應該都十拿九穩、胸有成竹才是。結果,首三屆的公開試,中文科試卷均被稱為「死亡之卷」,乃因此科的合格率只及一半。此時人心惶惶,一股惡補中文的風氣旋即捲起。

對此,我感到又悲又喜。可喜的是,大家終於都曉得中文的奧妙,並不是你隨隨便便就足以應付,亦不是一時三刻便能學得懂的。但可悲的卻是,我國之精粹及傳統文化,竟需透過考試才能重新獲得關注。這不是足以讓西方人貽笑大方嗎?

生有涯而知也無涯,我們的祖先遺留下來太多可貴的文學遺產,一個人終其一生也無法窮瞭知識,然而,只要前人一點一滴地累積,後來者秉持著傳承的責任和精神,一眾炎黃子孫要跟先賢聖人神交,一定指日可待。

路漫漫其修遠兮,要人人都愛上中文,或是精通古今之中國文學,這一條路注定是漫長又遙遠的。惟讓大眾學習儒家的品德情意、百行以孝為先等的美德,感受前人的古道熱腸、為國捐軀的精神,卻是我們中文系的人目前力所能及的任務。

最後,謹以林文月女士的話作結,也獻給各中文系的同道人。「我們是一群充滿自信與朝氣的傳統文化之傳遞者,我們明白自己肩負著神聖而莊嚴的責任,我們也有弘毅的知識勇氣。」

我們在修行的路上,不是孤單一人的。

互勉。

原文刊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