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社交網絡

社交網絡

大衛芬查說:「能真正發起變革的人,總會帶有自大或傲慢之性格」,他的《社交網絡》一開場,就用長達五分鐘的一段對話(聽說這場戲的劇本有9-10頁之多),來表現了Facebook的創辦人Mark Zuckerberg的焦躁、急進、或近乎目空一切之個性。怪不得他的(前)女友也覺得和他很難溝通,將自己與Mark的相處,比喻成「跟一台跑步機進行約會」。大衛芬查和編劇Aaron Sorkin,巧妙以此段落,為全片定下了基本的節奏,而電影內Mark Zuckerberg的急速對白,與大衛芬查標誌性的利落畫面切換,正是對應了當下網絡時代中的,那令人難以追趕的發展速度。

電影《社交網絡》的一個特別之處,是它充滿了古典與現代的對比,一如編劇Aaron Sorkin也說過,在鮮明的時代感之下,《社交網絡》關於忠誠、嫉妒和背叛的故事,其實有著19世紀現實主義小說,或是以前古希臘式悲劇、神話的影子(片中甚至還提道了「每個神話裡面總會有魔鬼」)。而自認為是「哈佛紳士」的Winklevoss兄弟(由Armie Hammer一人分飾兩角),則代表了傳統的精英學派,連他們對Mark Zuckerberg發起訴訟的會議室內,亦被佈置得頗俱古典氣息,跟Eduardo的那場官司所舉行的會議室風格(顯得簡潔、俱現代感),形成了一定的反差。

《社交網絡》的「古今交錯」,還通過當Mark Zuckerberg入侵學校的同學數據庫時,又穿插了一場鳳凰俱樂部的淫亂派對來凸顯(舊式宿舍裡面的現代黑客行為,以及成立過百年的俱樂部中的年輕人迷幻派對);而Winklevoss兄弟於歷史悠久的辦公室內,跟哈佛校長會面的一幕(反映了這兩名能遵守校規可不會靈活變通的年輕人,和雖然年邁但相對開明的校長之間的不同觀念),以及Facebook團隊為選擇新成員所舉行的黑客競賽,與Winklevoss兄弟參與的亨利皇家賽艇比賽,也令我會產生「新」和「舊」的碰撞感覺。當Mark Zuckerberg加入「感情狀態」一欄,宣佈Facebook正式上線的時候,他好比祈禱般的靜默,和接下切入的合唱團演唱畫面(猶如教堂內的唱詩班),既產生了微妙的呼應/和應效果,也在標誌著潮流、創新的Facebook下,顯出了階級分明的哈佛大學內,某些文化、勢力的古板和保守。

《社交網絡》的幾個主要角色,你可以將Winklevoss兄弟,和好比兄弟般聯繫緊密的Mark和Eduardo進行比較。只是相對Cameron Winklevoss / Tyler Winklevoss的「合二為一」(就算有意見分歧,弟弟也會服從兄長的決定),Mark和Eduardo卻是在「三觀」上都有著頗大的差距(前者心胸會更闊,亦「看」得更遠,然後者就只顧著如馬上要爭取廣告收入的眼前利益,視野較為狹窄)。因此,Mark Zuckerberg跟同樣年輕得志的Sean Parker更加惺惺相惜(Justin Timberlake將有點不可一世的Sean Parker詮釋得入木三分),甚至從Mark並不羨慕或不屑Eduardo能參加鳳凰俱樂部的面試開始,以及二人在聽Bill Gates講座時的不同表現(Mark是全神貫注,而Eduardo卻分神去認識女孩),也預告了他們將會分道揚鑣。

飾演Eduardo的Andrew Garfield,傾向於「外放式」的表演方法,無論是他第一次與Sean Parker見面中內心所產生的不滿,或後面其憤怒的情緒,都已經完全地「寫」在了他的臉上;相反,飾演Mark Zuckerberg的Jesse Eisenberg就內斂很多,他依靠細微的表情變化,時而表達了對Winklevoss兄弟的鄙夷、傲慢,時而又表達了對Eduardo的冷漠、掙扎和錯綜複雜的情感。電影在公堂對質的一段,令觀眾留意到了Mark似乎很認真地記錄別人的說話,怎知從他隨後不經意舉起「筆記」的一個鏡頭內,我們卻看到了「筆記」中密密麻麻,如學生上課不留心時會畫的畫作(反映了其輕佻或稚氣未脫)。思路十分清晰的Mark Zuckerberg,並未擺脫到書呆子的影子(連一條簡單的算術,Mark都要用計算機再「驗證」一次);而他於公堂上走神地望著窗外雨水的表情,又仿似在告訴觀眾,他跟周圍的大人或老一輩,無法「合弦」之觀點。

時代的列車總是不斷地前進,新思維也將會打破舊的模式,電影《社交網絡》借Winklevoss兄弟輸掉兩場比賽的情節(一場是亨利皇家賽艇的比賽,一場是跟Mark Zuckerberg的「競爭」較量),既令他們終於忍不住要對Mark採取法律行動,亦暗示了劃艇儘管劃得很快的二人(代表舊勢力),仍趕不上新潮流的步伐。在這創意高於一切的年代,從Facebook的出世到Uber的崛起,證明人的眼光要離開傳統世界,和放得更長遠的重要性,《社交網絡》通過插進Victoria's Secret背後故事的一段,不單講述了這個道理,並實踐了"Cool"的行為(在夜店內談企業家的精神),而影片內類似的跟劇情配合的廣告插入手法,也如某評論所說,「開創了電影中品牌植入的新局面」。

不擅長交際的Mark Zuckerberg,卻創造了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絡平台,然即使獲得如此輝煌的成就,擁有數百萬「粉絲」的他,仍是於本片內失去了現實中的最好朋友(Eduardo)。《社交網絡》的結尾,坐在會議室的Mark Zuckerberg顯得孤零零地等待著前女友的「朋友確認」,這還原了主角有時未必是「混蛋」的「普通人」身份,也令觀眾不自覺地疑問,究竟Facebook是讓我們感到與他人聯繫得更加緊密,還是讓我們變得更加孤獨?於新舊思潮的交替、衝擊之下,年輕人會表現得迷惘或不知所向,而《社交網絡》中簡單卻深遠的配樂,又能將新世代的一些孤獨和困惑之感,呈現了出來。

大衛芬查的《社交網絡》,在電影開拍前就出現了好比本片公堂上所產生的想法不同之紛爭;而它的虛構或誇張的部分,則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網絡世界跟現實的差距。或許這作品能成功的其中一點,就是提供了對人物描寫的不同切入角度,正如我們登進Facebook之後可以看到朋友的另外一面那般,讓幾位於觀眾面前出現的主角,顯得更加地「立體」,也顯得更加地「血肉豐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