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哪一天我們會飛》 - 我先唔要咁樣回憶

《哪一天我們會飛》 - 我先唔要咁樣回憶

又多了一套「那些年」,黃修平的《哪一天我們會飛》 (She Remembers, He Forgets) ,帶你回到一九九二年。大概其他人的回憶都係美滿的,幾每個看後都大加讚好,小弟係另類的,愈看就雙手不其然Q起,再不斷吐出:「o下?」。

讚好之因說是道出大家的校園回憶,只是這份回憶一定不會屬於小弟:要放滑翔機,你一定要找到塊像雷達山那麼大的空地,小弟的母校一定沒有,相信香港十間有七間學校附近都沒這種空間,餘下三間,當一間在元朗,行去遠些的南生圍草地,其餘兩間就係如片中扮英仁書院的華仁書院;余鳳芝蘇博文係預科生,卻可以不喜歡的堂就不上躲在校園一邊整飛機,事實大部分讀到預科的都是拼了老命,捱過會考才讀到返來,高考比會考還難兩倍,給你走你也不敢走堂,生怕聽漏了甚麼。即使會走的,都係走去做兼職,甚至上補習班或找間自修室自修,那會多空閒搞甚麼飛機?

說穿了,余鳳芝彭盛華的回憶不是大眾的,是只限於讀過名校的、中產的:蘇博文嚷著到英國航空學校讀書,說家裡一定負擔到他的學費,陶傑扮的余鳳芝父親出現,也是說帶她到英國 - 他們其實都家境豐裕,九七問題還是大人才想的,他們都不用擔憂前程未來,才可無後顧之憂追尋夢想。你會問人冇夢想那和咸魚有乜分別?Come on真誠D啦,俾我係彭盛華或蘇博文,個時的夢想係只限於溝唔溝到余鳳芝喳。點解「那些年」或《我的少女時代》咁受歡迎其實你地明唔明架?

最不屬大家記憶的,是電影裡「月光SIR」迫同學交夢想計劃書,蘇博文擔心余鳳芝沒功課交畢唔到業已夠好笑 (同高考無關的科目話你之死才是真回憶) ,更好笑是夢想還要評估規劃可行性,現穿了所謂的夢想不是你想去追尋的,而係「為保你未來」而叫你應該追尋的,虛偽至極,擺明係黃修平在諷刺當下。

其實大加嘲諷寸爆係現今香港:十多廿年後的余鳳芝彭盛華,生活事業安定,但仍感到不如意,就在於兩人的婚姻,夫妻間已是同屋異夢,余得知彭去偷食,發怒了一朝早,晚上卻可心平氣和和面前的丈夫說:「起碼你再有下次都唔好咁易俾我睇到。」嘩屌你老母唔撚係咁大量嘛?諗深一層,很荒謬卻又很合乎現實:這些年來689政權不斷倒行逆施挑戰港人底線,港人也是幾次晚上政總前大集會,頂多就給你坐夠八十日,明天又係乖乖上班去,港人何嘗又唔係一個忍聲吞氣的余鳳芝?

余鳳芝去搵蘇博文,其實係逃避去面對丈夫出軌,港人去回憶那些年多好,其實也是逃避面對現實:君不見現在上至政制、中至高樓價、下至食水含鉛諸多問題,解決之法都係班「老一輩」出來話想當年我點點點折墮過你地,所以你地唔好計較云云。難怪「那些年」咁興香,因為「那些年」就係「能醫百病的良方」是也。

最後余搵到蘇博文,他最後偷駕小型飛機失事而去,蘇始終會為夢想奉上自己的一生。余鳳芝彭盛華最後回母校教學生造飛機,他倆也藉此打破隔膜,余彭還是盛年,若有夢要去尋也還有力氣。也在嘲港人還在想當年逃避,還不如趁還有一口氣就用這一口氣解決現在。偷駕小型飛機去追夢的蘇博文,也正如力抗「八三一」的學生,他們不是只持有年少氣盛,而係敢為。戲院坐上的你們,腦裡可會追憶,其實又可會檢討一下?

《狂舞派》也早問過了:「為夢想你可去到幾盡?」,《哪一天我們會飛》再講夢想時,就係用回憶夢想,來寸爆你們這班逃避現實的港豬。所以好唔明點解那麼多人會喜歡此戲,起碼我就算一絲欣賞蘇博文,都唔想自己會係彭盛華或余鳳芝。

原文刊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