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關於嶼南道—— 大嶼山從保育到遭受發展的命運

關於嶼南道—— 大嶼山從保育到遭受發展的命運

嶼南道——保育大嶼南的屏障

嶼南道為大嶼山南部的重要道路,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連接梅窩及石壁,途經大嶼山各個主要村落如貝澳、長沙、塘福等,以配合石壁水塘的興建;而連接東涌、昂坪及大澳的道路亦於六十至七十年代相繼建成。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大嶼山的人口並不多,加上不少地區地勢險要,故此嶼南道的道路只按照配合較低交通需求的鄉郊道路標準設計,未完全符合現時的道路設計標準。比如舊東涌道不少路段只有一部車輛的闊度,而前往大澳及昂坪必經的羌山道不少狹窄彎位也無法讓兩部重型車輛並排行駛。大嶼山南部有不少動物如牛隻,各種歷史因素亦令牠們成為嶼南道一重要的道路使用者。

11181684_1672395479656466_8823484699307857429_n

道路的容量及管理限制,加上政府一直視大嶼山為自然保育區,所以在大嶼山南部的道路網絡在七十年代全面建成之時,運輸署已把該等道路劃作24小時封閉道路,只容許持有許可證的車輛駛入,而能夠獲發許可證的人士則只有大嶼山南部的居民和商戶。外來人士如需申請進入嶼南道,需要向有關當局提出充分的理據(例如工作、祭祖等),為確保安全及方便執法部門管理,在臨時許可證的申請表上,更需清楚列明該車輛會在甚麼時間進入和離開嶼南道禁區,並會在哪些地方停留。

回歸十年,政府依然確守保育原則

隨著到訪大嶼山的旅客不斷增加,加上大型基建如機場及港珠澳大橋帶動大嶼山發展,近年不斷有呼聲要求政府開放嶼南道,但政府早年一直表示嶼南道並不適宜開放,其中一個理據為2007年發佈的「大嶼山發展概念計劃」已確立了大嶼山南部的保育原則,而道路封閉的安排可配合相關的原則。就算東涌道在2009年完成了改善工程,道路狀況達致標準,容車量有所提升,運輸署也只放寬了比現時更為嚴格的東涌道使用限制,及有限度容許每日30部旅遊巴士進入嶼南道,但嶼南道的禁區安排仍然維持。

開放嶼南道的轉捩點

梁振英政府上場後為著大力發展大嶼山,成立了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會),旗下的交通及運輸小組在2014年10月召開第一次會議時,有若干成員批評現時嶼南道的封閉安排對大嶼山南部的經濟發展有所阻礙,而嶼南道亦應有空間容納更多車輛。在2015年度施政報告,政府便提出會全力檢討現時大嶼山南部的道路封閉安排。運輸署就道路開放訂下了一些基本原則,包括需考慮旅遊設施承受能力,及不應對環境和交通安全及居民生活做成不能接受的負面影響,故此不應即時取消現有嶼南道的道路封閉安排。及後,運輸署在2015年6月提出第一階段的道路開放安排,分別為「在星期一至五容容許50部私家車進入嶼南道路」及「增加每日進入嶼南的旅遊巴士數目上限至50部」,並就此向委員會、離島區議會、地區團體及環保團體收集意見,未有進行任何公眾諮詢。同年12月4日,運輸署正式宣布,經過考慮相關團體所提供的意見,決定於12月25日起放寬每日進入嶼南的旅遊巴士數目上限,但數字由50部減至40部;而容許私家車進入嶼南道路的安排則暫定於2016年2月實施,而申請數量亦由50部減至25部。

從上述可見,開放嶼南道牽涉著政府對大嶼山南部角色定位的轉變,一個確切的公眾諮詢乃是必須,現時政府的道路開放方案並未獲民眾任何合法的授權。而根據守護大嶼聯盟在2015年6月所進行的問卷調查,超過85%的受訪者表示反對開放嶼南道,可見社會對此項議題的取態若何。政府在未有取得公眾授權、不理民意的情況下,仍然決定強行開放嶼南道,實在是「霸王硬上弓」之舉!

請不要開放嶼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