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勞動節】工時長,無補水 —— 點心師傅的辛酸

【勞動節】工時長,無補水 —— 點心師傅的辛酸

(獨媒特約報導)今日是五一勞動節,香港的工人權益依然未有得到全面保障。單是標準工時,政府便遭批評沒有正視問題,立法一拖再拖。當鄰近地區例如新加坡的標準工時為每日工作8小時,每週44小時,韓國更是每週40小時,香港的打工仔卻仍遭受剝削。宋民祥是點心師傅,1990年入行,做了廿六年廚房,由廚師做到點心師傅。工時長,令他和家人相處時間成為奢侈品。

「一係你唔好做囉」

民祥剛讀完書便入行,但廚房工作忙碌和刻板,唯有透過酒精麻醉自己。「每日都重複做同一樣野,停不了下來。」民祥稱廚房工作就只有返工和放工,入行後令他的工餘時間化整為零,沒有時間和舊同學及朋友見面和聚會。公司同事成為僅有的朋友,他認為賭錢和酗酒是大多飲食業員工的陋習,但實在迫不得已。「你落場時,瞓又唔係,返屋企又唔係,所以真係好難怪。」

民祥慶幸自己至今都不會「打麻雀」,返教會後亦把酗酒戒掉。飲食業的工作,令工人大多沒有時間和家人見面,更遑論相處,這個是不爭的事實。民祥指,每當同事偶有不滿時主管和上司只有句說話「一係你唔好做囉」。

點心師傅的日常

民祥又稱,公司生意旺時,工人要加班,員工有事早退或未能上班,卻被扣人工。「真係好唔公平,但可以點?」工時長,無補水,這已成為飲食業的行規。

由廚房工作到成為點心師傅,民祥自言聽落好像很動聽,實際是迫不得已。他強調,明白學歷不高,沒有議價能力,改作點心師傅只是為了爭取和家人更多的相處時間。他現時在早上四點半,便要回到公司開工,下午兩點下班。「做點心,可以早啲做完,整好就收工。」

廚房內,工人每日日以繼夜地工作,蒸氣滿佈。

四點半上班,六點半食早餐,七點繼續開工,十一點食午飯,十一點半繼續開工;下午兩點下班,這是點心師傅的日常。對民祥而言,下午收工的好處,是能按女兒放學,這個也是他繼續努力工作的最大動力。他日常只睡六至八個小時,在公眾假期和週日時更要三點半便回到廚房。

wec

圖:女兒的畫作

八年前,民祥仍在廚房工作,工時長令他和女兒無法見面。女兒在學校的畫畫堂上,畫的全家幅只得媽媽和她,爸爸消失了。他表示「好灰」,因為原來自己並不在女兒的「世界」當中。後來,媽媽叫女兒把「消失了的爸爸」重新加到畫中。「因為係屋企畫返嘛,無老師教,所以爸爸核突啲。」

00

張宇人不代表我

民祥是職工盟屬下的飲食及酒店業職工總會副理事長,希望能組織更多同業參與工會運動,捍衛工人應有的權利。他認為廚房內的工人還比不上樓面的辛苦,因為侍者要直接面對客人,工作要求和態度要更高:「飲食業,辛苦係梗嫁啦。」

五一勞動節,他表示工會的訴求清晰,標準工時能早日立法,又希望九月立法會選舉將有其他人參選,真正反映業界聲音。他認為在老闆眼中,工人只是一顆電芯,「用完」便更換,而飲食界立法會議員張宇人只代表老闆更的聲音,未能代表業界。「好少老闆會為員工著想,好簡單,地面濕滑都不會加裝防滑磚啦,一定要立法,工人才有保障。」

記者:麥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