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瑞典、愛爾蘭才是干地最大的阻力

意大利再次在被睇淡的情況下,戰術性擊倒比利時。承襲靴里拉及沙基,發展出一套紀律與效率兼備的球風──在Catenaccio及Cholismo 兩者融合下展現出意大利式防守反擊風格。不過,按現時意大利這種踢法和配置,瑞典和愛爾蘭是意大利在出線最大的攔路虎。

論進攻

愛爾蘭在第一場展示出強頑的對抗力、緊密團隊的精神面貌。瑞典雖然比預期失準,但落後時在伊巴謙莫域在前點牽引下,球隊亦表現出短暫的生龍活虎。不同於比利時個別球員高超的傳控技巧,預期兩隊面對意大利時都會防守為先,反而考驗意大利的進攻能力。柏利、艾達的配合,固然有極強橫的制空權及第二點,但模式相對單一欠變化,面對比利時中後場之間背後的區域空檔佔優,而對於愛爾蘭及瑞典這種以人數湊搭的防守體系未必能從空間中擠出有利位置。

從首場而論,瑞典不論在攻守端上都有本質的問題,防守的區域聯防偶有失漏,進攻有伊巴依賴症,但個別球員如中堅格羅基斯及連杜夫,在一對一防守時的上限時是不能忽視的。因此如何有效通過兩閘衛交換邊路的控球及出擊,通過傳送配合拉開對方防線待中場後上入攝是重中之重。簡達華肯定是強調寬度的必然之選,基亞卓尼利擔當偽中場中的角色,實際是通過彌補達美安的不足,在左肋位及中路前後場竄擾小空間的能手。歸隊的費奧倫斯在速度上比柏奧路較快,柏奧路後上及遠射較佳,兩人之中難以取捨。鋒線上,沙薩、艾沙拉維及恩斯尼這類較合適以陣地而戰的球員可能成為替補上改變踢法的奇兵。所以,變與不變、怎樣變,這才是考起干地的功力。

論防守

過去兩日不難有互聯網有文章及短片分析意大利持之以恆的鏈式區域防守,這個防守體系需要由小培訓的戰術思維和素養,意大利自小在此功能性地培養球員應記一功。這種防守站位,有效剋制面對如上仗比利時或上屆西班牙這種強調傳控或以組織核心帶動球隊進攻的踢法。不過,就對比利時為例,攻守轉換之間仍有不足之處將會是意大利面對最大的問題。如前段所說,預料瑞典及愛爾蘭並非擅長主攻,相信同樣會以縮後防線、壓縮球場空間及等待反擊機會。意大利BBC組合的防線,預判及小範圍的攔截率極高,在低位配置下基本上是密不透風,不過缺點仍然是速度及轉身不靈活,一旦需要通過高位配合收窄主攻時中後場的距離,這並非三人的強項。

面對比利時,下半場初段幾次壓上進攻,曾出現兩至三次因為攻轉守時的疏忽,給予對方極大的空間進行反擊:盧卡古的單刀失機、中後場技術性犯規而領牌,正是這種攻守轉換缺陷時面對的體現。

慶幸是今屆歐國盃第三名仍有機會出線,如果兩場干地謹慎處理,形勢都非常樂觀,這點對於晉級實在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