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認真反思香港的醫學霸權

認真反思香港的醫學霸權

聯合醫院早前發生開漏藥事件,令病人鄧桂思出現肝衰竭,要兩度換肝。前兩天(7月4日)醫管局一口氣公布聯合醫院調查結果和醫療事故政策檢討小組報告。調查結果就是人手不足,醫生忙碌,電腦系統又不完善,所以醫生警覺性降低,一而再的忘記處方,促使今次不幸事件發生。

醫院方面多番向家人致歉,但隻字不提該兩名涉事醫生的懲處安排,遑論期望醫管局會主動將事件轉交醫委會審理,這又再一次反映出醫學界的霸權在香港橫行:身為專業人士,在履行專業職務時出錯,累及病人生死未卜,卻往往在醫醫相衞之下從紀律聆訊或懲處逃遁,「外人」無從置喙,對公眾而言,這不是霸權還是什麼呢?

在香港,西醫除了在醫療界別稱王之外,亦不難找到由醫生出任其他界別的監管機構或委員會的領導。可想而知,醫生在本地社會所享有的認受性遠超其他專業,地位崇高。然而,醫生真的值得社會如斯敬重嗎?

最近由香港理工大學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前副院長佘雲楚教授編著的《醫學霸權與香港醫療制度》全面、仔細地審視本地醫療制度如何孕育出沽名釣譽的「醫學霸權」,分析了它如何操作,如何以維護病人利益為名,維護醫生特權為實。書中引用香港醫學會為例,說明這些專業團體,一方面以「維護民康」為箴言,另一方面則表明該會成立的目的主要是「促進醫療界的福祉及提昇市民的健康水平」。換言之,當業界福祉與市民健康出現衝突時,該會的取態便顯而易見。香港醫療制度老大難的問題,在醫學霸權所促成的醫醫相衞的制度之下,卻變成了大量醫生敷衍塞責的遮羞布。

書中亦引用不同的理論分析多年來醫生如何以統屬(subordination)、限制(limitation)、排拒(exclusion)、吸納(incorporation)其他醫療專業,打造自身的霸王之位。以放射技師為例,現時條例定明他們需要在醫生監督之下方可進行檢驗及相關工作。然而,事實上放射技師需完成四年大學專科訓練,而醫生接受六年的全科醫學訓練當中,涉及X光檢驗工作的不足十小時,但卻有權監督放射技師的工作,反而是放射技師必須從屬於醫生(現時條例上沒有定明該醫生需由放射科專科醫生出任監督)。本書從專業發展史的角度帶出不同的醫療專業,除了放射技師,還包括助產士、護士、視光師以及中醫等,如何被醫學界介入後一步一步被矮化或醜化,甚至消失。這種關係既揭示了香港醫生如何霸道、違理,亦令人反思他們工作負荷過重其實算不算是貪婪之過?而這種霸權的受害者最終就是病人?

去年,政府提交改革醫委會議案,立法會的討論除了揭示醫委會如何無視病人福祉,以龜速的態度跟進醫療投訴,同時亦藉著中港矛盾的氣氛,排斥招聘海外醫生。這種保護主義,正正反映了本地醫生的霸權心態:首先矮化海外醫生的資歷,限制海外醫生的執業年期,最後是拒絶他們來港執業。目前正藉醫委會改革條例修訂進行諮詢,本書為大家帶來十分重要的角度和證據,認真審視現行醫療制度和醫療霸權的關係,為香港醫學界的多年沉疴重新把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