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廿年教育 順非而澤

廿年教育  順非而澤

文:吳振良

香港政權移交前,部分教師顧慮九七後的中學逐步變為中文中學、以普通話授課等。當年社會不但沒有慎重討論此等問題,甚至認為是「笑話」一則,杞人憂天。然則,廿年回首,一則則的「笑話」並未消去,反而伴隨更多乖謬的教育政策、措施纏擾著香港教育界。而希風迎旨的教育局官員、學校管理層不論政策和措施對師生的良寙,順非而澤,使得香港教育朝令夕改,不僅蒙塵失色,甚至以迎合政治為旨,推行國民教育等。因此,今撰下本文,力陳教育界於政權移交後的弊病,展望未來教育界的方向,以免香港教育漸趨同化。

漠視師生 摧毀校園 徒添亡魂

港府推行教育政策時往往一意孤行,直至其教育政策弊病湧現,師生、家長反彈,方後知後覺,方小修小補,但仍不承認任何責任。舉例如,於政權移交後不久,沒有廣泛諮詢之下,「一刀切」把「母語教學」取代昔日行之有效的雙語混合教學,使師生措手不及,難以適應這巨變。無可否認,推行「母語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學習,加強語感等,陳耀南教授亦一直倡議「母語教學」,可見有其價值。然數年後,社會各界發現因「母語教學」之故,使普遍中學生的英文水平有所退步,因而要求增加英文教學的時數,使教育局提出「微調」。更諷刺的是,教育局一方面指出「母語教學」能提升學生學術水平,一方面卻積極推動「普教中」,而兩項政策的目的更是相違背。

而備受關注的TSA事件亦是一例。當許多學童因TSA而把整個童年貢獻予練習和操練,而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的調查亦指,逾五成學童因學業感壓力,近三成學童有焦慮症狀,可見現時考試過多,對學童毫無益處,而TSA更是被指最多操練的考試,早應取消。可是,不管家長、學生,還是學者們的反對,如鄭燕祥教授提出「擠迫學生的自由時間,嚴重影響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還是教協問卷調查指出,曾參與「試行研究」的學校中,近60%教師認為該學年因TSA產生的操練並沒減少等等。教育局仍一意孤行,決意復考TSA。而及後推出的BCA亦只是舊酒新瓶,難以減輕學童的壓力、家長的怨氣和回應教師和專業人士的質疑。

教育政策不堪被指是釀成學童自殺主因之一,但當局矢口否認,指自殺成因多樣,企圖推卸責任,以為推出每校五千元的特別津貼,便可解決自殺問題,然而這只是隔靴搔癢。然則,回顧「教改」一役,便知教育局慣例如此。2006年間,四日內兩教師相繼因難負繁重的「教改」工作而輕生,但時任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卻冷言「如果係,點解淨係兩位老師(自殺)呢?」。廿年以來,相繼有師生因難負教育政策所致的壓力而輕生,但當局只視寶貴生命如浮游,不是冷言置之,便是提出一無是處的「解決方案」。

由此可見,教育當局在制定教育政策時,往往思慮不周,只管口號夠響,不顧師生、學校的意見和適應力,亦沒充足配套,使得教育政策朝令夕改,甚至政策內互相矛盾。如千禧年提出的「藍天白雲」教育改革藍圖,這「鴻圖偉略」因內部政策互相矛盾,最究難以推行而不了了之。這些短視的政策皆讓師生疲憊不堪,甚至出現學童自殺潮等,禍害數代學童,這些都是教育局不可推卸的責任。

服膺政治目的 企推愛國教育

從五十年代「學習和貫徹毛主席的教育思想」運動的「四個必須」,強調「教育工作必須由黨來領導」、「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起,至今年俞正聲提出「助推港區政協委員,走進校園開展國情教育活動」及林鄭月娥倡議「增加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人對國家的認識」,可見港府已隨中國步伐,視教育為服務黨政治的手段。

2012年國教風波後,雖港府表面撤回國教科,然迄今為止,港府推出多項與「愛國教育」相關的政策,舉例如配合「萬人計劃」,即協助建立兩地中小學「姊妹學校」、推行內容有誤導之嫌的基本法教育,甚至前中學教師袁天佑亦指出普教中的推出,亦是因「回歸」所生。因此,政府為了宣揚「愛國主義」,把「國民教育科」分拆,嘗試低調地於中小學推出,再者配合政策的學校可取更多資源,例如推行普教中的學校可取得「普教中支援計劃」的資助等,變相「利誘」學校實踐相關政策。

此外,根據教育局《在中國歷史科課程內教學本地史的理念及教學範圍》指出,在初中中史科加入香港史的目的是「建立由社區而至國家民族的歸屬感」、「培養對民族及國家的歸屬感。」等,而非培養學生以古鑑今、突破視野等能力。其實,在政府提出將中史列為初中必修科前,不少學校早已設立,但教材主要由教師編寫,附以補充書本等,使教學內容、目的不受政治纏繞。可是政府插手後,教師為達到「培養對民族及國家的歸屬感。」,其昔日批評古今中國的教材,又是否違反了其教學範圍呢?教育局推行初中必修中史科的目的,又是否稱得上「教育」呢?這可不言而喻了。

推崇民主自由 拒絕盲目「愛國」

「愛國」與否本是個人抉擇,政府無需刻意灌輸愛國主義予學生,教師亦無此責任。況且根據《中共教育部黨組關於教育系統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施意見》,當中提及「增強青少年學生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即所謂「愛國」是與中國共產黨所掛鉤。即使愛國主義教育聞名的以色列,其《義務教育法》亦規定「需啟發學生尊重人權、基本自由權利和民主價值的認知。」然而香港並沒猶太人的歷史背景,香港教育亦不受國家教委管轄,說要於香港跟隨中國推行愛國教育根本是摒棄一國兩制,亦是陷香港教育於危難中。因為如中國般的愛國教育,常引起盲目愛國行為,如2012年的反日示威,群眾不問是非,一股「愛國」情緒便動輒左砸右焚,這絕不會是教育的目的,作為教育工作者亦應拒絕這種具政治目的的方案,讓學童免成政治洗腦的目標。

參考先進國家的教育制度,讓香港教育緊隨國際發展。許多先進國家的教育目的是提升學生對民主、自由、人權等認知,而非倡議盲目愛國主義。比方說,丹麥「國民學校法」,規定學校需使學生了解自由民主社會中的權利、責任,學校活動亦要表現出知性的自由、平等、民主精神;挪威「教育法」規定其目的為「教導學生了解全體人類具相同地位,平等之權利、智性自由、容忍、生態維護及國際共同責任之重要性」;冰島「義務教育法」指教育目的為「應培育平等、民主、合作、責任、關心、寬恕及尊重各項人類價值。」等等。雖然教育局於1999年的《廿一世紀教育藍圖—--- 教育制度檢討:教育目標》指出香港的教育目標為:「‥‥‥願意為社會的繁榮、進步、自由和民主不斷努力,為國家和世界的前途作出貢獻。」可是,現今香港教育早已偏重「為國家作出貢獻」而忽略了為社會民主自由努力的教育和目標。如香港未來更側重愛國教育,未來所培育出的只是一群聽令政權,沒有獨立思想的布偶,最終失去的不僅是一個制度,而是數代學童的未來。因此,教育局應參考先進國家的教育政策,以制定出能培育學童獨立思想、實踐民主自由的教育政策,而非只著眼跟隨中國的教育政策,而忘記了當初的教育目標。

短短廿年折騰眾多師生,不僅因教育決策者好大喜功,不是著重冒進的「改革」,就是屢勸不改,卻不知前線師生的苦況。近年教育決策者以迎合上旨,服務政治為綱,與「教育」原旨背道而馳。

本文收錄於《香港主權移交二十年特刊——港是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