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立會補選】民調分析:本土派及中間派左右311補選大局

【立會補選】民調分析:本土派及中間派左右311補選大局

香港政壇一直由建制與民主兩派二分天下,本土派在2014年9月的雨傘運動後和2016年2月的魚蛋革命時崛起,勢如破竹,在2016年新界東立法會補選期間更似形成了三分天下之勢。泛民在補選中守住議席,本土派候選人梁天琦則一嗚驚人。同年9月立法會換屆選舉,梁天琦再度參選,但遭選舉主任褫奪參選權。青年新政梁頌恒代為出選勝出,卻因未能完成宣誓儀式被取消議員資格,至今先後共有6名非建制派議員因宣誓風波被褫奪議席。

此後,非建制派在立法會失去分組否決權,2017年12月15日建制派乘機提案,並通過修改議事規則。新界東、港島、九龍西和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的四個出決議席的補選,將於本月11日進行,惟歷屆選舉中較能引起市民關注的無線電視立法會選舉論壇是次不再舉辦,民間選舉氣氛冷淡 。鑑於仍未有大型民調結果公布,筆者試從宏觀一點的政治取向角度,估計及分析市民在這次補選中的投票意向 。

本文參考了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進行的兩次「香港民意與政治發展」調查(2016年7月以及2017年6月),調查以隨機抽樣方式訪問了受訪市民的政治取向:「你認為自己嘅政治取向,傾向邊一個派別呢?係本土派、激進民主派、溫和民主派、中間派、建制派、工商派定係親中派?」筆者把兩次調查結果整合為以下三個圖表,有幾點要注意:

1 派別傾向:民主派包括激進民主派和溫和民主派; 建制派包括建制派、工商派和親中派; 無取向包括無任何政治傾向/唔知道等。

2 年齡分層:圖表中包含了各年齡層的派別傾向,注意最底加權後總計一欄並不等如各年齡層百分比之總和。2016年受訪者最低年齡為18歲,2017年則降為15歲。

3 調查限制:調查於2016和2017年中進行,並沒有反映2017年後各社會事件對市民政治取向的影響 。

4 改變趨勢:表三展示了兩次調查數據之實質百分比增減,用以分析2016至2017年間發生的社會事件(宣誓及DQ風波後,修改議事規則前)對市民政治取向的影響 。

Attachment

先逐個派別分析。

本土派支持者大跌,流失大量年輕支持者

有5.1%的受訪者自認本土派,較2016年下跌2.2%。值得留意的是,15-29歲的年青人有17.2%自認本土派,較去年18-29歲的29.8%下跌了將近一半,反映了受政府不斷打壓的本土派流失了不少市民支持。

民主派支持者穩定,但失去了不少年輕支持者

有三成多人自認民主派,改變不大,但細看年齡層數據,民主派失去了4.7%的年青人支持,卻得到更多30-44歲或以上的支持者。

中間派或無取向選民增加,以年輕人最為顯注

整體來說中間派和無取向分別上升了2.1%和0.5%,年輕中間派上升了8.5%,無取向則上升了9.1%,反映不少年輕人立場轉向非泛民亦非建制 。

建制派支持者微跌,獲更多中年人支持

自認建制派的支持者有11.6%,較前年微跌0.8%,但30-44和44-59歲的支持者卻分別上升了14.2%和10.1%,年輕建制支持者微跌0.5%。

年輕本土派和民主派向無取向和中間派的範式轉移

若我們比較15/16年及16/17年的轉變,可發現本土派和中間派的微妙關係。就15/16年的調查結果,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院長李立峯教授在《多少市民自認屬本土派?》一文中指出:「中間派的市民下降了接近9個百分點,恰恰約是本土派市民的比例。當然,中間派的市民少了8、9個百分點,不等於中間派的市民直接變成本土派。最合理的推論,是一些原本選擇中間派的市民選擇了溫和民主派,而剛巧差不多比例的溫和民主派支持者選擇了本土派的旗幟。」再看16/17年的調查結果,方向恰恰與去年相反,本土派下降了大概2%,中間派則約上升了2%,而民主派沒有明顯增減,說明有2%的選民在中間和本土派的光譜之間游離(也可能有一部分是前年自認本土派的市民選回溫和/激進民主派,而剛好差不多比例的溫和/激進民主派支持者選回中間派)。

細看民調數據,15/18-29歲的溫和民主派跌了5.7%,年輕激進民主派則上升了1%;30-44歲和60歲或以上則相反,激進民主派分別微跌0.2%和0.4%,溫和民主派分別上升4.1%和1.7%;41-59歲沒有明顯變動,調查數據反映了不少年輕人對溫和民主派的不滿。

再細看15/18-29歲的年輕年齡分層,本土派和民主派下跌的百分比(12.6+4.7=17.3%)差不多等於中間派和無取向的上升百分比(8.5+9.1=17.6%)。 這批本來自認是本土派和民主派的年輕人向中間派和無取向遊離轉移, 可能反映了於2016和2017年間發生的DQ及宣誓等政治事件,令不少年輕人對泛民和本土派失望。這批年輕人一部份轉向中間派,另一部份則轉為「無取向」。前者反映了本土派快速崛起,其意涵卻仍未穩定,一年內發生的事情令部分年輕人不再自認本土派,卻仍未能在已有的政治光譜內找到最能代表自己的派別,他們不是泛民,也不是建制,所以選擇了「邏輯上的中間派」;後者則可解讀為這班曾經自認是本土派的年輕人在投入政治後,面對沉重的政治現實時,產生了怠倦和無力感,變得無心戀戰,對政治冷感,某程度上反映了政府打壓本土派的成效。

但在15/18-29歲的年輕年齡層中,本土派和民主派下跌的百分比(12.6+4.7=17.3%)差不多等於中間派和無取向的上升百分比(8.5+9.1=17.6%)。 這批本來自認是本土派和民主派的年輕人向中間派和無取向遊離轉移, 可能反映了於2016和2017年間發生的DQ及宣誓等政治事件,令不少年輕人對泛民和本土派失望。這批年輕人一部份轉向中間派,另一部份則轉為「無取向」。前者反映了本土派快速崛起,其意涵卻仍未穩定,一年內發生的事情令部分年輕人不再自認本土派,卻仍未能在已有的政治光譜內找到最能代表自己的派別,他們不是泛民,也不是建制,所以選擇了「邏輯上的中間派」;後者則可解讀為這班曾經自認是本土派的年輕人在投入政治後,面對沉重的政治現實時,產生了怠倦和無力感,變得無心戀戰,對政治冷感,某程度上反映了政府打壓本土派的成效。

26.1%的本土派、中間派和無取向選民在補選中舉足輕重

最後筆者嘗試以此政治取向調查預測311立法會補選中市民的投票意向。假設自認民主派和建制派的選民,在三區都會分別支持代表泛民和建制的候選人,民主派能得票33.7%,建制派能得票11.6%,兩者都未能穩勝。然而在以往的選舉中建制派最終得票遠比11.6%多,表示很多中間派和無取向選民最後會選擇投票給建制派。2016年的立法會地區直選非建制和建制的得票比例是59.8%和40.2%,因此,筆者假設有28.6%(40.2%-11.6%)的中間和無取向的選民最終會慣性投給建制。

94

根據中大民調, 非民主派和非建制派的總和是54.7% (100%-33.7%-11.6%),減去會投建制的28.6%,餘下的26.1%(54.7%-28.6%)就是決定補選誰勝誰負的關鍵,而他們正正就是未有明確投票意向的本土派、中間派和無取向游離選民。各派別的候選人要勝出是次補選,在最後階段要爭取支持的對象就是這舉足輕重的26.1%(本土派佔 5.1%;中間派及游離選民佔21%)。

Attachment_2

新界東候選人:陳玉娥、方國珊、鄧家彪、黃成智、范國威、趙佩玉
九龍西候選人:鄭泳舜、姚松炎、蔡東洲
港島區候選人:區諾軒、陳家珮、任亮憲、伍迪希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候選人:謝偉銓、司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