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這才是保育

這才是保育

在台中吃了一頓很好的台灣菜,地點卻在「眼科醫院」。當然現在已不是醫院,原址是【宮原眼科】,店舖也保留了這個名字。

它是台灣日治時期眼科醫生宮原武熊1930年開辦的眼科醫院,日本退出台灣後,改為衛生院,日久失修,再經歷地震颱風,殘破不堪,政府也放棄維護,2010年由台中著名鳳梨酥店【日出】購入改建。

1

歷史不説了,網上查找很容易。特別感覺不是那頓台灣菜,而是他們在商業策劃中,不但保育了完整的建築結構,尊重歷史,腐爛了的木樑柱,也給予醫治,保留在原來位置。當然主力有新加建材承托,但那些朽木、枯木,看起來仍是在那裡穩固地支撐著樓房。我撫摸著木柱的腐爛位,心想:「它還是那麼堅實嗎?」走上閣樓,展示了樓房勘察修補的歷史、每塊木頭的醫療過程,才知道甚麼是保育、甚麼是活化:原建築的木頭,仍活在生命中。真的爛掉用不著的,切割成書本模樣,置放在設計的牆壁書架上,抬頭一望,宛如進入圖書館,感覺書香與木香混合。下層是【日出】店舖,鳳梨酥、太陽餅,產品包裝成書冊模樣。二樓【醉月樓】,在木構樑柱內用膳。當地來說消費高,但二人三個菜加兩個甜品,才1600新台幣(港幣四百多一點),水準卻是超棒。

餐飲、禮品還是其次,看到的是企業策劃主動參與甚至貢獻歷史保育。

香港看到這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