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文化論政】楊雪盈:局長,你可以親臨藝發局選舉論壇嗎?

【文化論政】楊雪盈:局長,你可以親臨藝發局選舉論壇嗎?

7月1日回歸日,政府說要展現施政新風格,7月9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公開表示要大幅改革諮詢委員會制度。三個月過去,大家看到了新風格、看到眾多委員會有改革了嗎?「文化同行」早於三個月前,便已去信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指出既然政府要改變諮詢委員會委員全由政府委任的制度,何不立即把握良機,把握香港藝術發展局換屆的機會,將全局所有委員全部改由民選產生?

結果是,「文化同行」未有收到局長的正面回覆。

目前藝發局有27名委員,其中10名是透過「推選活動」即選舉產生,換屆投票將於今年10月20日及21日舉行。「推選活動」亦非柴娃娃的舉手協調協商,而是有選舉程序、有選舉論壇、有票站地點、有投票時間的正式程序。

藝發局在云云法定機構及諮詢委員會之中,是全港唯一一個有民主成分,即「推選活動」,由選民投票產生委員的機構。選舉每三年一次舉行,10個藝術範疇包括藝術行政、藝術評論、藝術教育、舞蹈、戲劇、電影及媒體藝術、文學、音樂、視覺藝術、戲曲,藝術界持份者只要登記成為該藝術範疇的選民,便可以在該界別參選,而選民就有權就10個藝術範疇投下10票(選民亦可只投選某個藝術範疇)。

今年的「推選活動」,10個藝術範疇中有3個自動當選,餘下的7個藝術範疇有16人競爭。以上屆(2016年)為例,登記選民共有5863人,總投票人數為2456人。當選人的得票由1665至1361不等。

對,他們的得票均比1200人更多。

「推選活動」已舉行多屆,有十多二十年的歷史,行之有效。雖然「半民主」的藝發局,依然有不少爭議,例如會議不透明、撥款制度不公、未有積極介入影響業界的文化政策、資源不足等,但選舉至少能將部分業界聲音,直接反映進作為法定機構的藝發局中。部分甚至能夠成為直接影響政府改善施政的政策,譬如是今年年初,發展局宣布將工廈放寬用途予藝術工作室,就是坊間無數次會議,加上藝發局現任委員的裏應外合的成果。民選代表的好處,便是他們獲選民授權,其意見獲認同,對業界亦具敏感度,能快速回應訴求,對政府推行文化政策,百利而無一害。雖然「推選活動」只是由民政局委託公關公司進行,以往整個過程經常充滿錯漏,(這不能全怪責公關公司,官方選舉本應由官方負責),但這確確實實是一場選舉。

只要登入「推選活動」的網站,便可以看到不同候選人的政綱。參選「藝術行政」的鄺為立促強化藝發局在文化政策策劃上的倡議角色;「藝術評論」盧偉力爭取設立香港表演藝術資料館;「藝術教育」梁崇任建議加快推行小學藝術「專科專教」;「舞蹈」楊春江表明要堅守言論及藝術表達自由;「戲劇」冼振東要捍衞創作自由、李俊亮則要求放寬牌照限制,開拓更多獨立表演場地及藝文空間;「電影藝術」蔡甘詮要求加強香港獨立電影發展;「文學藝術」甄拔濤爭取香港文學館、何佳霖則建議圖書館設小型文學館;「音樂」張卓賢望鼓勵大家接觸音樂、周博賢促修改工廈法例;「視覺藝術」陳錦成促推動藝術家工會、趙志軍望協助年輕藝術家發展;「戲曲」何日明促增建國際級設施、劉惠鳴要求增加資源的同時,亦望監察西九戲曲中心運作。

以團隊參選的「Arts 4 More」(「藝術教育」胡俊謙、「戲劇」張珮華、「電影藝術」陳詠燊、「音樂」閻韻)更有共同政綱,包括開拓觀眾群、捍衞創作自由、保障從業員生計及增加藝發局民選席位。

這些業界意見,不需要政府另辦「對話」,只需定期舉行選舉,便可以將之帶入體制。

本人誠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及其團隊,10月5日下午1時至5時20分,到旺角上海街557號旺角綜合大樓二樓旺角社區會堂,出席藝發局推選活動候選人論壇。你可以看到16位候選人及選民,就香港的文化政策、藝發局的工作以及藝術範疇發表意見,互相辯論,相信你們一定會獲益良多。

作者是文化同行成員。

本欄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