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潰不成軍的民建聯

潰不成軍的民建聯

題為編輯所擬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在敗選記者會的發言中,說「我們的團隊不會散」,而在記者提問時,她又再提到「首要工作是團結團隊」。

不諱言,目前民建聯的最大困難,的確在於會否流失大量人員。在選前,民建聯劍指181個議席,但最後僅得到21個。大量現任議員落敗,他們的議員助理亦大概會丟職,議員辦事處可能要退租。一大班下崗人士如何糊口以及未來四年如何在社區拼搏?民主派其實向來資源更緊絀,但他們的人員或者仍可憑藉民主的信念而戰。但我們不能肯定民建聯的人員在失去薪資之後,是否仍可以憑信念而戰,尤其我們不太肯定到底這個信念是甚麼。

在過去幾個月的風波,民建聯的確給人毫無信念的感覺。他們對警方在地鐵站發放催淚彈有意見嗎?他們對陳肇始說催淚彈安全有意見嗎?市民在水深火熱之中,但看不到這個香港第一大黨能提供任何的幫助。而就算他們的信念是支持警察發射逾萬枚催淚彈以及其他濫暴行為,也不見他們有論政能力去為這些做法辯護。雖然從他們的班子可見,思辯一向不是他們的強項,你不會在議會內聽到有多少流芳百世的發言,也不會在評論版看到他們醍醐灌頂的文章。只能說,也許政府的舉動,本來就是辯無可辯。

未能一辯因為背後沒有信念,只是緊隨林鄭月娥的政策而走,而這總不能成為辯論的理據。反對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無限量地支持有問題的逃犯條例,難道就說因為我們要緊隨林鄭,即使眼前是萬丈深淵?這不成為一個理由。民建聯如果要以信念去凝聚下崗成員繼續留守,就要重拾信念(如有),不能再只做特區政府或林鄭的隨從。甚至乎如果他們要吸引選民回頭,也應該要憑藉信念。

黨員願意加入這個團體,可能是因為這裡有錢,可能是因為認同信念,也可能是因為欽佩領袖的個人魅力,最好當然三者俱備,彼此關係便能如膠似漆。此刻錢可能沒有了(雖然不排除會再請張曉明畫幾幅字畫,但缺口仍然太大),信念懸而未決,外人只覺茫然,至於李主席的個人魅力,則是她仍要留下來擔任主席的原因。並不是說她特別有魅力,而是她的副手都只比她更沒有個人魅力,更不是增加黨員向心力的人選。假如民建聯三者俱弱,就會出現「散」的危機。

廣泛而言,其他商業機構也一樣。當然最好是薪資、信念、個人魅力均能吸引員工。但最後多是某些項目較強,某些較弱,拉上補下,綜合而言員工覺得可以接受,那就還會繼續留效便是。像Google那樣面面俱到的機構,則屬鳳毛麟角。至於一個三者俱無的機構,則本來就不可能存在。

近年民建聯也有一些年輕人加入,並被培育成為區議員,也不肯定當初是受到甚麼吸引了。到今天為止,他們可能有不少都已經擔當了兩屆共八年的任期,如今卻失去了工作,但最能建立資歷的日子都已交給民建聯了,不免有塞翁失馬的感覺。議員做不了,但如要往外謀職,別人看到你這輩子的履歷,就只是做了八年民建聯議員,也不知道到底你的專長,可以怎樣在公司裡發揮?不作獨立思考地聽從政府,可不能算是一項專長吧。他們也要對自己、對未來的僱主做一個交代。當初的選擇,在這八年看來正確,但八年後原來卻是不知道,也不免令人體驗到人生的意外,並成為了其他青年的借鑑。

不論民建聯還是它的黨員,的確都正處於危急存亡之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