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金堯如著《香江五十年憶往》

金堯如立德立功立言

中國古代聖人,有「三不朽」的說法,即立德、立功、立言。在金先生終生為之奮鬥的愛國民主事業中,他的德行、功業、文章,都足為後人景仰,並為我等後輩立下一個不朽的楷模。

論德行,他終生對愛國民主事業的追求,其出發點都不是一黨一己之私,而是國家和人民的福祉。當中國共產黨未執政前,由於處於地下狀態,時刻有滅頂之災,但金先生入黨為公,置個人安危於不顧。當中國共產黨執政後,莫能逆轉權力腐蝕規律,十年浩劫才結束,「六四」殺戮又再開。一九八九年金先生以年近七十的高齡毅然退黨,視個人榮辱如塵土。其入黨也為國家,其退黨也為人民。金先生的高風亮節,為真正愛國者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論功業,金先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愛國民主事業中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特別是對發展鞏固文化界的愛國力量更是結下纍纍碩果。五十年代由於他認真貫徹執行統戰政策,協助周恩來總理成功說服中華民國代總統李宗仁回國,更是新中國建立後一個重大成就,值得大書特書。來港工作後,他致力於愛國新聞工作,至今香港很多新聞界的翹楚,都曾是金先生先後培養出來的。可惜的是,這些不朽功業,卻因「道不同」的原因而被當權者刻意抹煞。然而,客觀的歷史事實並不以權貴的喜惡而改變。金先生的功業不會因與當權者「道不同」而被歷史忘記。

論立言,金先生以《管見子》筆名發表的言論,曾經鼓勵不少青年走上愛國的道路,他在「六四」時,與李子誦社長合擬「開天窗」的《痛心疾首》社論,其動員群眾反對殘民暴政力量之大,更是中國近百年政治史上所僅見。「六四」後雖然播遷海外,卻不顧老耄體弱,繼續評論時政、月旦人物,鼓勵人民擁抱民主,改革國家。金先生在立言方面,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我們重刊金先生的書,就是要凸顯他的道德文章,誌念他在推動愛國民主事業中所作的貢獻。

本書的主要內容是金先生憶述他在香港工作時,如何在複雜甚且危險的政治環境中開展愛國民主工作。從歷史價值看,本書是第一本系統闡述中共早期對港澳政策的著作,是目前記載這段歷史中最為詳盡的回憶錄。它的初版在一九九八年發表後,其內容已經廣泛被海內外地多位歷史學者所引用,足見其潛在的史學上的價值。

本書更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祖國後,「一國兩制」這條路如何走?大家都沒有經驗。如果抱持金先生恢宏的愛國觀來落實「一國兩制」,則路子會愈走愈寬。如果以狹隘的愛國觀來落實「一國兩制」,則局面會愈來愈窄。很不幸,今天很多共產黨人已經忘記了早年周恩來總理的關於「愛國一家」的教誨,尋且提出愛國要等同愛黨這種極左怪誕的言論。這是香港回歸後「一國兩制」困難重重的核心所在。重溫金先生這本書,我們就可以看出香港今天碰到的問題,同當權派執行一條極左路線有莫大的關係。

值重刊之際,本人有幸親聆金先生教益,願以一己之得,向一切關心香港前途的朋友推薦此書,故欣為之序。

程 翔
香港《文匯報》前副總編輯
本文摘錄自金堯如著《香江五十年憶往》序

轉載自 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