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政事成因: 哀文人辦報之終結

近日《信報》的大股東終於證實,這份老牌財經報章很可能會成為李澤楷的囊中物,如今只餘細節的磋商。有學者認為,《信報》被收購意味文人辦報之終結。

香港的傳媒,至此已為財團所壟斷,傳媒也許還不忘其文化使命,但它已主要是一盤生意。

財團壟斷不利傳媒監察

一代的多元主義者相信,不同傳媒在市場上的競爭,既可促進信息流動,亦能使傳媒成為對有權勢者的監察者。不同傳媒為取悅讀者,便會爭相以更快的速度報道更豐富、更準確的資訊,以免在激烈競爭下被淘汰。最終大眾便可憑得到的資訊,得悉社會的重要事件,從而監察負責者的言行,令市民得以實踐社會參與的公民權利。

可是,按著生意邏輯運作的傳媒,卻與多元主義者的理想有段距離。豐富及準確的資訊,卻不一定是賺錢的資訊。傳媒能否賺錢,並不視乎報道能否為社會帶來進步、能否為文化帶來提升。最重要的,卻是媒體的收看率。複雜的討論,或是挑戰常識的思想,在長遠來說或會成為社會的珍貴資產,在短期內卻往往不受歡迎,傳媒若要在短期內翻本,它的報道需盡可能地顯淺,並避免太多的批判。這樣縱然迎合了讀者的口味,卻有損市民的知情權。

再者讀者並不是傳媒收入的唯一來源,廣告收益若非更為重要,也是舉足輕重。傳媒若只是一門生意,那它便需討好廣告客戶、避免對他們作出太多的批判﹕可是,這些客戶又往往是位高權重的顯赫人物。而在香港,亦曾有財團因某傳媒的不利報道而抽起在該傳媒的所有廣告。在這種經濟壓力下,會令傳媒不敢成為替市民監察的機制。

除此以外,若傳媒都成為財團的屬下機構,將會令傳媒的取向趨向單一化。縱然其報道方針不盡相同,但至少它們都會過濾與財團意見相左的報道。符合中環價值的聲音將會佔據傳媒大部分空間。比如在去年世貿會議,大部分傳媒都採用了較親建制以至是新自由主義的觀點。較中肯的傳媒會視反世貿示威者為好心做壞事,另一些傳媒則將他們塑造為異徒。大部分的本地主流傳媒都不會採用如依附理論一類的左翼觀點作為分析的主調,以財團為老闆的傳媒亦可因政治上的需要,限制某些社會議題的出現,美國政治學家沙奇奈德爾 (Elmer Eric Schattschneider)稱之為「偏見的總動員」(Mobilization of bias)。

請珍惜文人辦報的遺產
有論者或會指出,世界上傳媒信息最豐富、傳媒監察力量最大的地區,都是由財團主導傳媒的。筆者的擔憂,純屬杞人憂天。

傳媒最能替市民充權的地方,大多是財團辦傳媒的地方,這事實筆者不會否定。可是,這些地方的傳媒亦受著新聞界專業傳統的倫理規範。它們的新聞從業員實力雄厚,一方面能夠監察同業的操守,另一方面亦能頂老闆的壓力堅持編輯自主。傳媒要為市民發掘真相、監察權貴,早已內化為新聞從業者的共同價值。在這種背景下,外國的傳媒才可能有像莫魯(Edward R Murrow)這種無視市場、不畏權貴的敢言者。

可是香港卻沒有這樣的深厚傳統,而新聞從業員在老闆面前亦手無縛雞之力。多年前的亞視六君子事件,以及較近期的商台封咪事件,都在告訴我們若得罪了傳媒的老闆,前線員工就會落得丟飯碗的下場。在此地特殊的處境下,財團對傳媒的壟斷,值得我們擔憂。


人辦報的時代已成過去,可是香港仍有幾份報紙保留著文人辦報時代留下的遺產。這可謂是香港傳媒最後的曙光。可是這些遺產會否因財團的一念之差化為烏有﹖而持有這些遺產的報紙又能否在現有的競爭中生存下去﹖對於關心香港傳媒的朋友,這些問題遠比某周刊有否露點,或是某報用詞是否粗鄙更為重要。

明報‧2006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