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中大語言政策的盲點

中大的歷史,從來就是文化大熔爐......

成立之初,大量國內學者位處大學重要職位, 一直就是兩文三語。其實真正問題的出現,是大學培養出來的本土教授, 特別是馬傑偉或之前的一代,如張燦輝之類,土生土長的香港學者。

大量本土化的結果,是學生真正接觸不同文化的機會大減, 同聲同氣,但對外面世界的認知卻隔了一重。

當下對中大語文政策的討論,最大的盲點,是沒有考慮到真正國際化的大學,需要的是更多不同文化背景,而不單停止在語言上面。中大以前的真正優勢,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獲得了大量中國不同地方的學者, 加上新亞及祟基跟外國特定的歷史連繫, 使得華洋雜處, 讓一眾學子一入大學就有如入大觀園。別說遠至牟宗三,唐君毅年代,就算是到了八九十年代,大學仍然有大量各地教授,在課堂發揮著文化交流的作用。

仍然記得當年大一,上何秀煌教授的邏輯課,我從第一堂一句普通話都聽不明白,到最後總算能聽懂一點,感受到又豈止語言的作用──還有那台灣學者的風範,治學精神,都深印腦海。

香港人一直以靈活見稱,其中一個可能原因,是在語言文字上需要經常轉channel,從小開始就要學習不能我手寫我心,要將文字跟語言分割。而社會精英的國際化,需要的是像中大以前的那種環境,真真正正的文化交流而並非單純的語言政策。

如果一如馬傑偉所說,硬性將學系或研究範圍規定必須使用某種語言,一定會對吸引不同文化的學者進入中大起著負面影響。譬如說,研究香港電影是否一定要用廣東話授課呢?像研究星爺的電影,國內學者就不少有出色的表現,但卻不懂粵語,那是否中大就要放棄此類學者呢?又,研究中國文化出色的洋學者大不乏人,那是否又要強制用中文授課呢?

我想,還是自由政策好。學生需要的,是大學提供土壤。

與其攪甚麼語言政策,不如研究一下各學系怎樣可以更國際化,怎樣真正引入國際上學術的大師,怎樣令學系不會被本土化淹死,如何令學生更多機會接觸到不同文化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