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社會論壇 - 貧窮人有福音可聽

完了期中考試, 即飛奔趕往城市大學的 P4302 課室去聽這個社會論壇。 早前曾初步接觸過「社會論壇」的基本資料,如以往舉辦的地點、主題等等。 但置身其中, 倒是本人的第一次。 希望可以透過一個初哥的視野, 為大家報導一下我所留意到的。  沒有大幅報導或宣傳的論壇, 且是從別處偷師, 論壇規模有限早在預計之內。到達會場, 一份又一份的宣傳單張、書籍即遞到手中, 為原本對今日論壇的框框空無一物的我裝備不少資訊。 先自我介紹, 我不是虔誠的基督徒, 只是小學階段讀過天主教小學,對天主的誡條略有認識, 故此我並非以基督徙的身分去聽。 整個會場, 最引起我注意的是那幾隻豆大的字: 「 貧窮人有福音可聽」。 看到這幾隻字, 心想: 「莫非這個論壇真有什麼板斧去改善香港良久的結構性貧窮問題。 」


比原定時間遲了十五分鐘, 論壇正式展開, 先是一論圓卓闡釋題目的時間。 容許我長話短說, 將每位學者人士的言論抽絲剝繭。要談「基督徒如何回應」, 首先要談的是主體 ─ 新自由主義。

新自由主義的定位, 陳慎慶教授說得最精簡概括。 他說道: “新自由主義的大前題是「大市場, 小政府」, 而在任何一個市場, 競爭實在在所難免, 有競爭, 自然有人被淘汰 (Loser); 假設這些競爭是一場球場, 那末政府應該扮演球証的角色, 確保所有的競爭在公平 公正的情況下發生。  至於被淘汰的人, 可不加理會, 他們被淘汰, 因為是他們個人的問題。 協助他們屬於善行一種, 在新自由主義的制度下, 不做也可。 」

另外, 綜合講者所說,關於基督徒的回應,他們大抵是贊成經濟活動的, 因為這予人創造、滿足需要和促進互相服務的空間。 基督教的教義是以人為主, 商業收益為輔。 即使關系商業的活動, 也應以人的需要掛帥。 可是現實中的商業活動卻與上述的理想背道而馳, 「過份商業代」、「霸權主義」充斥令香港人遺忘了人這一大主題。 更不幸是人們連最基本的工作尊嚴亦得不到, 沒有最低工資, 為了三四千元, 生活於低下階層的市民不介意去做別人眼裡的厭惡性工作, 不介意工作十數小時。 其次, 發展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借貸事項總由發展國家作主導, 發展中國家沒有半點自主權, 從它們的關係, 我們只能看出一個不平等的符號。 另外, 最令我感興趣的是財富私產權的問題。 論壇中略略帶出了一個共產主義的概念: 「當其他人 (泛指窮人) 有需要時, 我們就應在已滿足自己的情況下, 幫助他們。 (如捐款興建公共建設) 」

論壇末段提到, 教會工作繁複, 上班一族亦然。 我們根本不能指望他們去帶領、組織人們去做什麼實際行動。唯一可做的, 來抵抗新自由主義, 就是自發性的舉辦全國性或地區性的研討小組。 性質與今天的社會論壇大同小異, 依我所見, 在座的大部分人都被工作折騰了整天, 但仍然抖擻精神, 去看看有什麼方案可解決這一系列結構性的社會問題; 另一樣可做的就是給予一些缺乏市場效益的工作價值上的肯定和實際上的支持, 令市民明白除了權力、金錢外, 有其他的價值值得追尋, 從而間接抵制新自由主義對現今商業社會的人的心靈吞噬。

新自由主義看一個社會的成功與否,主要看它的人圴生產 富裕人口等等。 而基督教看一個社會的成功, 卻只在乎貧窮的人士。 這就是兩者的分別。 「助人為快樂之本」這個顯淺的道理, 小學生也懂, 要多行善舉, 幫助有需要的人, 本來就是天公地道的事。可是人成長了, 處身於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久了, 便會慢慢各自形成一道防護網, 形成一道障礙,人人只懂自保, 以求在這商業社會謀取更多利益, 造成「各家自掃門前雪」的現象。 今日這個論壇, 與其說是看基督徒如何回應新自由主義, 倒不如說是喚醒心靈空虛的城市人,一同抵制新自由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