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開放塵封的諮詢會議

重新洗牌後的「環境諮詢委員會」(下稱「環諮會」)一月召開首次會議。一如過去數年,香港地球之友的代表在會上提出「開放會議」的要求。但也一如既往,委員會總有千奇百怪的理由,反對開放塵封般的諮詢機制。

上周五,環諮會轄下的「環境影響評估小組」首度開會,便要處理厚達三千五百頁的「超重量級」環評———中華電力建議在香港興建液化天然氣站的計畫。這項耗費八十億元的工程,與九龍、大嶼山區數以百萬計中電用戶的荷包息息相關,但大家就是無從了解委員們究竟提出怎樣的意見。

成立於一九九四年的環諮會(原名為「環境污染問題諮詢委員會」),就環境議題或重大工程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向政府提供意見。就是說,委員會討論甚多與市民關係密切的議題,舉如檢討空氣質素指標、大型建屋計畫、鐵路發展等。

建議撤回令政府尷尬文件

不過,角色那麼吃重,委員會會議卻一直以閉門形式進行。委員會主席會後雖會召開傳媒簡報會,但過濾了的二手傳播,總不及現場足本的內容來得原汁原味。

舉例說,二○○四年在大埔社山村發生的大規模非法傾倒泥頭事件,整幅一百萬方呎的農地,堆起逾電燈柱高度的建築垃圾。礙於條例所限,即使九個部門聯合「發功」,最終還是徒勞無功。當環諮會討論這個令政府尷尬的議題時,有「體貼」的委員考慮到有關文件可能會上載到政府網頁公告天下。為免訊息過於負面,該委員「建議」政府撤回文件(withdrawn),要不然先作修改(modified)。

這不算是掩耳盜鈴,因為除了一眾開會的委員,公眾根本聽不到以上對話,也不會看到有關的會議紀錄,原因是文件上蓋上了Confidential(機密)的英文紅印。

開放會議 未見嘩眾取寵

過去六個年頭,本會前任總幹事吳方笑薇,還有現任的署理總幹事劉祉鋒,均大力呼籲開放環諮會;但面對大多數的反對聲音,一直功敗垂成。而這公眾聽不到的反對理據有:沒有開放的先例、接受委任時政府沒說過會開放會議、服務對象是政府而非公眾、公眾不夠成熟、傳媒報道或會偏頗、開放後無法暢所欲言、議題敏感不便公開、會場不夠大,還有擔心部分委員嘩眾取寵。

香港郊野及海岸委員會在吳方笑薇等人的力倡下,會議早就開放了;而處理更多涉及地產發展項目的城市規劃委員會,也對公眾開放了部分議程,反映並非沒有先例可援。而這些諮詢組織開放了,有看過嘩眾取寵的委員或報道嗎?

敏感資料不應成托詞

即使市民沒有委員們般成熟、專業,為何不透過開放會議的機會,讓公眾從中學習,藉此提升關注環境議題的水平?或許該請委員告訴大家,公眾為甚麼沒有權力知道環境政策的制訂過程?筆者又想問,一位在索罟群島捕魚為生但又不懂英語的漁民,很難參透中電興建天然氣站的環評報告,但我們是否就有資格剝奪其了解計畫詳情的知情權利?

至於所謂的暢所欲言,是否包括提及建議政府撤回社山村文件的例子?

部分委員會會議或涉及敏感的資料,未必適合全面開放,但也不應該作為反對開放的托詞。

現行的諮詢遊戲,已經賦予政府很大的自由度去操弄委員會。為確保委員會「運作順利」,政府委任「情投意合」或既得利益的委員,早不是甚麼秘密。當局又可以以時間緊逼和公眾利益等理由,「促請」諮詢委員會盡快通過計畫。面對這層層限制的格局,即使是對社會、環境有抱負的委員,也會處處受到掣肘。

環諮會的情況,並非個別例子;這種封閉式的諮詢遊戲,普遍存在於全港一百八十一個諮詢委員會。雖然民政事務局推出「政府諮詢及法定組織的角色及職能檢討」的文件,提出增加委員會代表性和透明度等主題,但進度恍如牛步。

開放會議不是萬靈丹,無法全面解決諮詢制度的沉痾;但開放會議,卻是一面最好的照妖鏡。天星事件已清楚告訴政府和各諮詢委員會,現行的諮詢制度已落後於形勢,無法滿足社會的合理期望。除了環諮會,香港其餘的諮詢委員會將陸續開會。筆者呼籲各位委員,向所屬委員會動議開放塵封已久的會議。

文:朱漢強
2007年01月22日《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