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嶺大,請認真聽聽學生的聲音!

(按﹕嶺南大學明日將就新語言政策進行討論會)

對於嶺南大學在欠缺廣泛諮詢、充足討論和民主程序的情況下,倉卒地決定於下學年實施新語言政策,作為學生的一員,我們感到極之失望和驚訝。校方一刀切地以英語作為唯一的教學語言,即使課堂上沒有外地學生,也一律要以英語授課,不可轉用中文。這不單粗暴地剝奪了教師和學生選擇教學語言的權利,亦完全無視教學語言彈性化對知識承傳和生產的重要性。我們認為,校方此舉是既反智又反民主的。

國際化=英語化!?
校方曾就學生於民主牆對新語言政策的質疑而作出回應,指出是次語言政策的改動,是為了配合大學教育國際化。然而,我們認為,「國際化」絕不等於「英語化」。校方強制性地把英文作為唯一的教學語言,不許師生作任何彈性處理,基本上與「國際化」背道而馳,實際上是把大學教育推向單一化。

假借學生之名,行霸權之實
校方的回應中亦提及,由於非本地學生日增,故有需要檢討現行教學語言政策;而檢討的結果,即新鮮出爐的語言政策,以期本地和外地學生在選課時知悉而有所適從。但很可惜的是,我們實在看不到新語言政策比過去沿用的語言政策,對非本地學生有任何進一步的幫助。沿用的語言政策已清楚訂明,除語言/中文/翻譯科目外,所有科目皆以英文為教學語言。而教學語言的轉變,只能夠在沒有非本地生的課堂,並且取得全班共識的情況下發生。因此,新語言政策只會剝奪了師生選擇教學語言的權利及運用上的彈性,而不可能對非本地生有任何助益。

遺憾地,校方只告訴了我們教學語言政策的檢討結果,卻絲毫沒有提及檢討的內容和細則。我們很同意,嶺大必須正視非本地學生日增的狀況,仔細地檢視現時是否有充足的課程供同學選讀,並在選科時,提供清晰的指引。但顯而易見的是,這些跟校方硬推的新語言政策根本上沒有任何關係。

是重視還是漠視?
校方表示,大學非常重視學生的意見。因為「是次語言政策改動,分別在大學的學術質素保證委員會及教務會討論和通過,兩會皆有學生代表參與,期間並沒有收到任何意見」。

如果校方以為有四名「學生代表」參與會議,就等於掌握了全校學生對新語言政策的想法的話,我們再一次地感到非常失望和驚訝。與會同學的態度和意見固然重要,但我們認為,問題的關鍵更在於校方有否確保「學生代表」在出席有關會議之前,有充足的時間、材料和資源就新語言政策在校內進行廣泛的諮詢和討論。事實擺在眼前,絕大部份的同學在題為《別在沉默中死亡--向我校不民主、反智的語文政策喊:停!》的學生聯署信在民主牆張貼之前,根本不知道教學語言政策的改動。校方是次的回應,難免予人有推卸責任之感。

是重視的話,請先暫停新政策
近日,不少同學開始對新語言政策議論紛紛,不管立場如何,這個思考過程也是十分重要和寶貴的。嶺大一向推崇「博雅教育」之理念,我們相信,要是是次語言政策的事件能引發更多同學關心和參與校政的話,那絕對是「博雅教育」精神的充分體現。因此,我們懇請校方能夠好好把握這個機會,先行暫停新語言政策、開拓討論空間、進行廣泛諮詢,並設立民主決策機制,以實際行動證明校方對學生意見的重視。

我們並非要否定英文的重要性。我們希望的是,嶺大作為香港其中一所大學,能夠秉承大學的社會責任,在重視英文之餘,亦著重以母語培養學生的思考,把學術知識轉化成日常的生活語言,以豐富本土社會之文化內涵。

在此,我們強烈要求校方︰

1. 暫停實行新語文政策;
2. 公開解釋政策的理念及必要性;
3. 廣泛諮詢師生意見;
4. 設立同學參與決策的機制。

一群關心大學語文教育的嶺南學生

二零零七年三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