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上海屋簷下——孫瑜

按:今年金像奬選了一百零三套中國最佳電影(多難記的數目),至王家衛有六套,三十年代的中國導演孫瑜則有兩套默片當選。筆者見識太淺沒聽聞過他,但電影資料館即將會舉辦孫瑜的回顧展。今天《信報》刊登了一篇介紹他的文章,特與讀友分享。文中提及一世對白:「這裡不錯,很像我在巴黎學畫時住的頂房,就差一個討厭的女房東」。三十年代的電影有這樣的對白,不是厲害得有點時空錯亂嗎?

*******************************************************

上海屋簷下 

香港電影金像獎早前選出的一百零三部最佳中國電影,只有三部默片入圍,其中孫瑜以《大路》、《小玩意》一人佔了兩個席位。在視野有限的香港電影界中,以兩部三十年代電影入選,證明了留美歸來,最早電影科班出身的導演孫瑜,實是這個時代的佼佼者。但他的傳世作品又何止兩部,像這次電影資料館孫瑜回顧展選映的作品,和《大》、《小》兩片同期的幾部默片,都可以見到他電影中影象語言的精純,關心議題的展現和發展,甚至可當作是三十年代上海的一份影象史料。 

城市留影 

孫瑜在自傳《大路之歌》中提過,自己對上海這大城市印象不佳,嚮往的是童年時的田園生活。在他三十年代創作的電影中,這種城鄉生活的對比更比比皆是。但有趣的是,他的電影所捕捉的城市生活,其實比起片中的鄉村世界,更豐富多采,也更深入細緻,令觀眾覺得導演花在描繪城市上的精力遠比鄉村。這次放映的最早一部作品,是曾被認為散佚,現終可得睹的《野玫瑰》,已可見到這種對比的處理。電影講金焰飾演的富家子弟畫家,受不了追逐在身後的「仕女」們,逃到鄉下寫生,結識了王人美演的農村少女,後來更把無家可歸的王人美帶回上海家中,因而被家中嚴父逐出家門,經歷了一段低下層的生活。片中展現的諸多不同城市影象,由主角驅車經過的大馬路,路邊的廣告牌,風雪橫飛的小巷,還有金焰家那現代感極強的西式大宅,都表現出少有的生活實感。當然最令今日觀眾感興趣的,可能要數導演用升降鏡頭拍攝的平民住宅。主角問:「我不明白,就一幢房子,如何可以住進這多家人呢?」鄭君里演的窮畫家告訴他,這裏一樓、二樓、亭子間、樓梯間……曬台加建又是一間新房……之後鏡頭由下而上,把這大小不一、裝潢各異的居住空間在觀眾面前展開。這時候孫瑜的電影,還帶藝術家窮風流的幽默,沒有後來左翼電影那股批判勁。主角住進頂樓的陋室,還說「這裏不錯,很像我在巴黎學畫時住的頂房,就差一個討厭的女房東」。這裏和他家那現代歐式裝修的大宅,都成了歐洲藝術意象的延伸。相比起努力經營的城市影象,貧與富的對比,生活的質感,片中的鄉村就稍為單薄,只見小橋流水人家,王人美是天真純樸的孩子王,卻不太見到村民如何營生。 

這種概念化的鄉村,在他之後的《火山情血》和《天明》依然可以見到,秀麗的江南水鄉是美好回憶的原點,但生活的具體內容,就少有觸及。最多只是以《火》片中的踏水車、《天》裏的採菱,輕輕地觸碰一下。反而城市生活,在《天明》中就被繼續深掘,當時的工廠生活(觀眾可以見到當時的工人如何「打卡」),街邊討生活的煙花女子,夜上海五光十色的街景,都一一再現。而他用升降鏡頭表現上海民居的功力更加純熟,黎莉莉、高占飛最初住的曬台,到後來黎誤墮風塵後住的歐式小間,由格局裝潢到小擺設,都有難得的實感,讓人可以窺見三十年代日常生活的點滴,更有一股歐洲風味滲透出來。《火山情血》雖然沒有城市的場景,但那假想的南洋世界,人慾橫流的酒吧,也可以看作是城市影象的一種變奏,依然有運用升降鏡頭的場面。 

寄意田園 

除了城市本身之外,在孫瑜的電影中的城鄉對比,更多是通過不同背景的人來表現,而代表鄉村的往往是天真的少女。在這些少女中,《野玫瑰》的王人美是最單純、最幸運的一位,她來到大城市,雖然經歷磨難,但依然天真未渝,保有赤子之心,甚至幫男主角金焰的角色提升了人生的境界,這當然有點兒理想化。到了《天明》,黎莉莉的角色一樣是由純樸的少女始,但之後就淪落風塵,然後又成了獻身理想的革命黨,最後一場處決戲,她要求用一身鄉下服裝換下交際花的華服,更有力地表達了田園生活不可追的意念。雖然《天》中黎莉莉的角色有很多瑪蓮德烈治的影子(尤其是後半部),但最後一場戲的處理又反轉了其荷里活母本,把孫瑜本人的意念很好地表現出來。黎莉莉在片中這爽直純樸而又老於江湖的形象,終於在三年後的《大路》發現光大。 

或者,怪責香港電影人不認識孫瑜是苛求,多年來因為種種原因,孫瑜的作品少有機會在外曝光,若果不是遇上中國電影百年,還不知要什時候才能見到這完整的回顧展?若果錯過了這次機會,又不知要何時才能和這些中國電影的經典在銀幕上碰面了。 

行光 信報財經新聞

22-3-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