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世界銀行有一位完美的大旗手

作者/Naomi Klein
April 29, 2007
The Guardian

不是行為本身有問題,而是他偽善!全世界的社論都如此評論世界銀行行長沃爾福威茨,其實,兩者皆否,既不是他個人行為(他違規讓女友加薪),也不是偽善姿態(沃爾福威茨作為世界銀行行長的任務是求取「良好管治」)。
首先,讓我們拋掉所謂偽善問題。一個記者問:「一位叫你『跟著我的說的話去做,但不要跟著我做的去做』的人,竟然向你大談反貪腐,你願意聽嗎?」當然沒有人願意聽,但是,這正好說明我們的全球貿易系統的特質,就是一個單向的脫衣撲克遊戲(strip poker),即是說,美國與歐洲,透過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會及世貿,告訴發展中國家:「你除去你的貿易壁壘,然後,我們就會提高我們的壁壘。」由農業補貼到杜拜港埠世界公司醜聞,偽善,是我們經濟秩序的主導原則。
沃爾福威茨的唯一罪惡,就是把這個機構在國際上的姿態,銘記心中。他回應醜聞的方法是:聘請一位明星級律師,並到處尋找指導他如何領導的教練,這只說明了他把世界銀行的做事方法完全吸收了:當你有任何疑問,請大花金錢在身價被大大抬高的顧問身上,並稱此為援助。
這場爭議裡蘊藏一個更駭人的謊言:世界銀行擁有無懈可擊的道德地位與良好紀錄,但是,據那四十二位前世銀總裁說,沃爾福威茨「致命地損害了」它辛苦建立起來的信用(許多美國的自由派利用這個童話故事,匆匆迫使保守派辭職)。
事實是,這家銀行的信用早已被致命地破壞。它在非洲的加納,以貸款強迫政府向學生收取學費; 它在坦桑尼亞要求政府私有化它的供水系統;它以電話通訊私有化,作為援助受颶風影響的國家的條件;它要求斯里蘭卡在亞洲海嘯後把勞動制度變得所謂「彈性」;它要求戰後伊拉克減少食物津貼;厄瓜多爾人很少關心沃爾福威茨的女朋友,但對他們來說,最急切的是2005年世銀撤回承諾的一億貸款,世銀這樣做,只因為該國政府把部份石油收益用在公共醫療、教育及扶貧機構上。
但是,有人說,世銀的道德高地來自它致力打擊貪腐。過去四十年,全世界各地發生大規模搶掠國家財產的事,世銀及國際貨幣基金其實是罪魁禍首,不,當地人勒緊褲頭時,他們不假外求,只為盜取國家財產的行為寫下規則,並搖旗吶喊:「拜託,快一點!」這個過程就是被人稱為雷厲風行的震盪療法。
葉利欽剛去世,在他治下的俄羅斯正是一個典型例子,由1990年開始,世銀領導前蘇聯強行即時推動所謂「激進改革」,戈爾巴喬夫拒絕執行,葉利欽上台,這位領導人就如推土機,不讓任何人站在由華盛頓編制好的經濟改革大道上製造任何障礙,包括俄國的民選政治人物。
1993年10月,葉利欽下令軍隊的坦克車向示威群眾開火,殺死數以百計的人,使國會大樓被火焰燻至焦黑,它鋪平了道路,使賤賣俄國最珍貴的國家資產予所謂寡頭集團得以順利進行,當然,世銀參與其中。隨著葉利欽奪權政變,俄國陷入不受民主監督的立法狂熱,世銀在俄國的首席經濟學家畢薩爾(Charles Blitzer)告訴《華爾街日報》:「這是平日感到最有趣的時刻。」
當葉利欽離任後,他的家族變得很富有,財富來源難以解釋,好幾位副手陷入貪污賄賂醜聞,西方國家有報導這些事件,但都視之為不幸,只屬地方性瀆職腐敗事件,出現在合乎道德良心的經濟現代化大計裡的小瑕疵,事實上,貪腐正出自震盪治療法。
社會其實廣泛拒絕這種改革,但旋風式的變革把它打壓下來,亦同時意味著沒有任何社會監督,而且,對地方官員受收的賄賂,對俄國的黨幹部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激勵,令他們致力打造一個華盛頓政府要求的廣闊及開放的市場。世銀與國際貨幣基金總有一條底線,作為很好的理由,不把反腐敗視為首要任務,他們的官員明白,召集政治家去推動這樣的經濟議程,定會為他們帶來眾多國內憤怒的敵人,所以,你總要讓他們的海外戶口有一點進賬,人家才會效命。
俄羅斯並不是一個個別例子。智利獨裁者皮諾切特,在打造全世界第一個新自由主義國家時,同時在125個銀行戶口裡積累自己的財富;阿根廷總統孟年(Carlos Menem)一邊駕著他的鮮紅色法拉里,一邊沽售自己的國家;伊拉克今日有數以十億計的國家財富失踪。在每一個國家裡,都有一群野心勃勃及手段血腥的政客,他們願意作為西方國家的承包商,他們收取一個費用,這個費用叫貪腐,貪腐默默地卻又無處不在地伴隨著,參與私有化發展國家的大軍之中。
這隊大軍中,有三個主要的機構,它們都面臨危機,不是因為小小的偽善,而是因為大大的偽善,世貿談判已陷僵局,國際貨幣基金會快要破產,將會被委內瑞拉及中國所取代,現在,世界銀行亦日暮西山。
《金融時報》報導,當世銀的管理人員提出建議時,「總是遭人嘲笑」,也許,我們該恥笑世銀,但是,我們絕不應去幫這家銀行清洗它廢墟般的歷史,不應一再重複那荒謬絕倫的故事,以為它本來是個值得歌頌的扶貧機構,更不應以為它不過是被一個人所糟蹋了。世銀當然想把沃爾福威茨丟掉,但我會說,就讓船長與這只大船一起沉下去好了。

文章出處

照片來源: MatthewBrad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