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馬國明:如果這是進步,有理由不要它

按:馬國明寫灣仔,唔駛講野,立即拜讀。

------------------------------------------

尋找灣仔的漏網之魚

文:馬國明

灣仔本屬鬧市範圍,但由於被夾在金融區和消閒購物區的中間而顯得有點平庸。即使是灣仔的好些街道也呈現這種被比下去的特色。像石水渠街和譚臣道便分別被皇后大道東和菲林明道分為兩截,不可以一口氣由街頭走到街尾。三條東西走向的重要道路,皇后大道東、莊士敦道和軒尼詩道更在俗稱「大窖口」交滙一起,形成交通樽頸。如果灣仔區的街道布局好像有點混亂,那是因為香港開埠初期並沒有今日強調的城市規劃,規劃者像上帝一樣安排整個城市的秩序。因此,如果有人醉心要找尋灣仔的特色,那麽便首先要依循這一條線索尋找:灣仔是城市規劃的漏網之魚。

木頭車穿插街上

連在莊士敦道活動的人士也有很多是漏網之魚。行經修頓球場外的人應該會留意到在貼近球場圍牆的行人路上擺放了三數架本港特有的「木頭車」,圍牆上則掛着七八塊木板,木板上寫着:「代客搬運傢俬什物,寫字樓廢物、泥頭等。取價公道。」不同的木板寫下不同的電話。在一兩架木頭車旁更有人坐着等候客人僱用。以鬧市的標準,莊士敦道不十分繁忙,汽車的流量更出奇地低。如果莊士敦道像軒尼詩道般繁忙,有關當局會容忍行人路上擺放「木頭車」?起碼香港的普羅大眾便不會測試當局的容忍限度,把木頭車和廣告牌搬到軒尼詩道那邊。

再遠一點,在譚臣道和莊士敦道交接之處的一家涼果連鎖店的門前,在過去的六七年裏,每天早上亦放了一架木頭車。木頭車擺放的位置十分講究,因為並不阻礙行人路上的行人,也不阻礙來往的車輛。對涼果店更毫無影響。反而一個老婦人每天一早便蹲在涼果店前的一角,她身旁放着一個紙箱,裏面放着諸如梳、紙扇、髮夾等日常用品。老婦人並非行乞,她每天都帶備飯菜,中午時分便拿來享用。她在擺賣?但誰會買她身旁的一箱日用品?倒是離她不遠的那輛木頭車,每天隨着時間的過去便漸漸放上一層又一層的「紙皮」。木頭車變了收集站,人們把盛載過貨物的紙箱拆了,壓平後便放在木頭車上。老婦人每天就像上班一樣,前來收集廢紙。如果莊士敦道像其他鬧市的街道一樣繁忙,老婦人可以把木頭車停放在路邊嗎?

事實上,就只有在灣仔的街道上,人們才會見到老婦人推着盛載廢紙的木頭車在街上穿插。在中環和銅鑼灣都不會見到這種景象。不過,灣仔的面貌其實已起了重大的轉變。在灣仔,原本很容易碰見露宿者或一些衣衫襤褸的流浪漢,但這一兩年,他們已消失在灣仔的街頭。他們往哪裏去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不是去了灣仔區內零零星星的小公園裏。在這些公園內通常都會放着一兩張長櫈,讓遊人坐下,長櫈一般可以坐三人。同時一般會在中央裝上手柄,即是說,坐在中央的人可以把雙手放在手柄上,座在兩旁坐位的卻只能把左手或右手放在手柄上。這種獨特的設計或許有其藝術意義,但實際的意義更彰顯露宿者不能躺在長櫈上露宿。其實露宿者不會因為這種充滿敵意的安排而知難而退,退出鬧市範圍,但當局的用心卻可見一斑。

小販損害市容?

露宿者在本港鬧市的範圍內消失算不算是社會進步?我們的社會真的解決了露宿者的問題嗎?他們會否只是像垃圾般被掃到地氈下面,只要見不到便是解決了問題?這點不期然使人回想十多二十年前的灣仔面貌。二十年前香港鬧市的範圍內隨處可在一些交通還不太繁忙的橫街裏見到大牌檔的蹤影。灣仔的巴路士街又短又狹窄,但在八十年代時卻有一列大牌檔恭候到訪者。大牌檔在八十年代後期清拆,原先被大牌檔佔用的馬路改為停泊車輛的車位,或許這就是有關當局認定的社會進步?幸好附近的戲院吸引好些流動熟食小販前來擺賣,令巴路士街和附近的街道保留鬧市的喧鬧和撲鼻而來的氣味。但九十年代在灣仔區擺賣的不是漏網之魚而是甕中之鱉,很快便被當局掃蕩清除。現在,在鬧市裏只剩下食環署那塊寫着:「小販損害市容、危害健康」的警告牌,才勉強提醒人們以前鬧市的街頭、小販隨處可見的景象。

相比靈宿者或街頭流浪漢,小販不會像前者那樣,在鬧市中消失得無影無蹤,起碼在灣仔區裏便仍布滿他們的蹤迹。在灣仔道一帶,很多細小的店舖被改裝成為「美食中心」,但售賣的其實就是以前的街頭小食。然而,即使「美食中心」的經營者正是以前的小販,也不可能回復舊觀。小販不用負擔昂貴的租金,有條件以手工藝時代的節拍和工藝來進行買賣,一旦承租店舖,變為「美食中心」就得加快節奏,用工廠方式生產。「美食中心」的美食並不受歡迎,經營者唯有急速應變,今日灣仔道上很多「美食中心」其實已再沒有美食了。

潛入無魚之海

對那些每天走過灣仔街頭的人來說,社會進步的說法實在令人迷惑。拆除了大牌檔後的巴路士街,有一個賣生果的婦人,推着她那專為賣生果而做的木頭車,在巴路士街的街口擺賣,每遇着大型貨車由莊士敦道轉入時,婦人和貨車司機對罵一輪後,才將生果車推開,讓貨車轉入。對着兇悍的貨車司機,婦人毫無懼色,但面對當局不停的掃蕩,婦人唯有後退,從街上退到一座大廈的閘門外。她那部特製的生果車也被三兩個紙箱取代了。後來大廈被勒令維修,維修完畢,賣生果的婦人不見了。無人理會的大廈可以暫且容忍一個老婦在閘門外擺賣,一旦做好維修,婦人便無立足之地。如果這是進步,有理由不要它。

隨着社會進步,灣仔街上的漏網之魚一條一條地消失。修頓球場一段的莊士敦道已列入重建範圍,球場圍牆外的木頭車和廣告牌會消失。事實上,近日已不見像涼果店前的老婦,莊士敦道上也不再有流動的廢紙收集車等候。老婦的消失可能出於自然,但在時間上卻剛好在灣仔區街道進行重鋪地磚時,這是政府美化市區計劃的一部分。旅遊業已成香港的經濟支柱,香港的市容不斷美化,城市規劃亦會一步一步收緊,不會再有漏網之魚,在街上行走會否像潛入一個沒有魚的海裏

《信報財經新聞》

2005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