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馬國明:不讓過去 成為過去

[原編輯按]如果由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患病入院治療起計,本地報章對教宗的報道已歷時個多月,教宗彌留和病逝時,有關報道更進佔了報章的頭版。想不到教宗傳奇的一生亦觸發本地傳媒一場小小的革命。

在現代社會裏,宗教信仰完全是個人內心的事務,宗教對傳媒而言是可有可無的。一般報章都設體育版、財經版、生活或社會版、教育版、婦女版等等,但從未見有宗教版。然而,教宗病重和去世的新聞報道竟長達個多月,而且旁及新教宗的選舉、當今天主教教會的景和中梵建交等問題,可說是一場小小的革命。但革命過後,事情會否立即回復從前的狀?天主教這一古老而又重傳統和禮儀的宗教,對現代社會來說有什麼意義?

---------------------------------

對於天主教的二千年歷史,嘖嘖稱奇的包括英國《新左評論》的編輯Perry Anderson。他在多年前已指出,一種能夠一直維持二千年的體制,從任何角度來看都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大課題。的確,在二千年的歷史裏,天主教經歷各種不同的波折和衝擊,有時問題出在教會本身,但更多時候是由於世界局勢的改變。但這些教會在歷史上面對的問題,無一能比上現代社會對教會帶來的挑戰。

傳媒評教宗毁譽參半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死訊傳出後,外國傳媒除了大幅報道外,還發表了很多評論教宗生平的文章。大部分文章一方面讚揚教宗和靄可親、恪守原則、忠於自己的信仰,另一方面卻批評教宗未能改善教會和現代世界的關係,在避孕、使用安全套和性觀念的立場上更被認為是極端保守。這些批評正好道出現代社會天主教這一組織的嚴密,但組織卻是建基於二千年的歷史傳統,而不是現代民主自由社會的組織原則和技巧。

可能令人詫異,馬克思對現代社會的分析最能說明天主教在現代社會裏遇到的問題。在《共產黨宣言》裏,馬克思指出,現代社會的特徵是任何固定的事物都會煙消雲散(All that solid melts into the air)。能夠在現代社會裏立足的,都只能是那些轉瞬即逝的事物,因此像波特萊爾那樣能夠捕捉轉瞬即逝的都市人群面貌,並注入詩歌的,才堪稱現代詩人。《達文西密碼》這部令梵蒂岡憤怒的暢銷書,則最能夠說明「任何固定的事物都會煙消雲散」這句說話的意思。當今之世不可能有永遠的暢銷書,另一方面《達文西密碼》那種把嚴肅題材化為瑣碎的故事情節的做法是慣常的伎倆,但也是固定的事物煙消雲散的原因。身處另一個世代的旦丁,在政治上不屬於擁護羅馬教廷的一黨而被後者逼令離開佛羅倫斯,過流亡的生活。在《神曲》裏,他大力抨擊幾位令他十分惱火的教宗。但抨擊歸抨擊,旦丁絕不會像《達文西密碼》的作者,將嚴肅的教義曲解,寫成暢銷小說,名成利就。

借天主教歷史反思社會不足

天主教這一緊守傳統、致力宣揚永恆真理的宗教可能最受多變的現代社會所衝擊,但從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去世後受到全世界的尊重,可見現代世界亟需建立起碼的道德標準和維持一定的精神力量。在某種程度上,天主教面對的問題也是當今世界要解決的問題。另一方面,借助天主教的歷史傳統,人們可以反思現代社會的不足,在面對過去和經驗時間這兩方面,天主教的歷史傳統對現代社會最富啟示。

繼承傳統開展對話

在現代社會裏,過去就是過去。只有小部分被認為有價值的事蹟,才得到記錄或保存;其餘就只能被銷,在班雅明的歷史天使面前的,也就是一堆愈積愈高的垃圾。由於過去就是過去,人們對時間的體驗就只能像時鐘一樣,一分一秒地消逝,用班雅明的詞而言,就是同質和空洞的時間(homogeneous empty time)。相反,當過去形成了一種傳統,而且不斷有人繼承和傳遞,過去也就沒有過去,而且繼續向我們說話,繼續宣示屬於它那個時代的一切。過去即使過去,也可以不斷重新帶回來,人們也就不限於傳統參觀博物館那樣,體驗某種獨特的過去,而是體驗與過去相遇時的獨特經歷。當過去可以不斷重新帶回來,時間便不再是一分一秒的消逝,時間不再是時鐘上指示、同質和空洞。

其實在現代社會之前的不同文化裏,時間的意義都遠遠超出同質和空洞的意義。不同文化的節日慶典,原意是讓人體驗某些特定日子本身的特定意義;而這種意義就在日子本身,在於這些日子的時間,在本質上與其他時間有別。節日的意義不在於節日燈飾或是煙花表演,甚至不是所謂節日氣氛。但專誠由內地到香港慶祝聖誕和新年的內地同胞,如果見不到節日燈飾,見不到商場密密麻麻的人流和熱熱鬧鬧的街頭派對,有什麼節日意義可言?即使是節日燈飾和街頭派對,如果年年如是亦會喪失吸引力。教堂內的聖誕子夜彌撒卻遵照傳統舉行,毋須刻意安排新花款,聖誕的日子本身已饒有意義。

世局瞬息萬變,過去的卻其實蘊藏著人們各種未完成的願望和被壓逼者的希盼。過去也就仍然有很多說話要和我們這個世代訴說。背負約二千年歷史傳統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以其傳奇的一生跟現代世界展開對話,當中或許有若干不足之處。但對話是雙方的,但願當今的世代對天主教的古老傳統多點認識和多點接納,而不是像參觀博物館一樣,只限於經歷某種獨特的過去。

作者簡介

馬國明,4 歲時全家領洗。在虔誠的父母影響下,誠惶誠恐地學了10年輔祭,經常擔心忘記背誦拉丁文的彌撒經文,但用拉丁文唱出的彌撒曲卻深深嵌入腦海裏。念大學時,接觸了不同的前衛學說,誤以為自己的信仰已超越了宗教形式。直至大病一場,在病上回想自己的童年,回想自己無甚教育的父母百忙之中也按時參與彌撒,才恍然大悟,重新發現宗教傳統和禮儀的意義。

馬國明 

明報   200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