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馬國明:林局長,你躲到何時?

明報編按:深水埗興華街一帶重建區剩餘十多戶居民,他們每夜在一街坊的舖裏吃便飯,自三月十日起每夜為林鄭月娥留了碗筷位子,期待給她說說故事。十八天,人等不到。街坊決定親製教材,教授林局長八堂課,並由馬國明撰文介紹,如何當稱職的局長——街坊非要教訓局長,而是今天的市民,已受到不少規劃和重建政策的洗禮,重建區居民已能熟讀土收條例和規劃政策的權力運作,而發展局長林鄭月娥亦已吸納相關詞彙及擺出一套保育的理論——市民期望,官腔與欺瞞以外,官民間能對空間規劃有真正而深入的溝通,而他們是有權、亦有能力介入政策的制定。

給林鄭的工作紙,作者:深水埗街坊

另一張給林鄭的工作紙,作者:深水埗街坊

文:馬國明(作者授權轉載)

深水埗興華街、元洲街一帶受重建影響的十八家商戶為了向有關當局表達不想離開居住多年並得以安身立命的社區,在去年夏天在區內舉辦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街頭畫展,在三數熱心的義工協助下,商戶們利用圖畫各自說出在區內安身立命的故事;商戶們後來移師銅鑼灣重覆舉辦街頭畫展。商戶們的活動引起傳媒的注意,參與深水埗重建計劃的房協高層有點兒按捺不住,去信報館質疑商戶們的活動無非是為了博取更高的賠償金額。很明顯負責重建的有關官員對重建早已有既定立場,他/她們早已認定香港不少地方重建已是刻不容緩,他/她們又會認為同區七年樓齡的賠償金額已非常慷慨,不接受賠償乖乖遷出的則是妄想得到更高的賠償金額而已。

重建其實是回歸之後的新事物,香港一向有不少殘舊的樓宇,個別日久失修的樓宇更成了危樓,須要用木柱支撐著外牆才不至倒下。至於將危樓拆掉重建則完全由個別發展商按照市場規律辦事,這也是英治年代普遍被認為行之有效的積極不干預政策的表現。當然在回歸前已發覺市場其實不一定最有效律,完全由發展商以市值收購樓宇重建,重建的速度極為緩慢。成立土發局便是要加快重建的速度,但土發局是一家由政府注資專門從事收購樓宇重建的公司,具體運作跟一般發展商無甚分別。

回歸後土發局由市區重建局取代,後者又有上方寶劍可以強行收回土地。回歸以來政府推出不少急就章、缺乏周詳考慮的計劃,包括惡名昭著的八萬五和爭議不斷的母語教學;設立市區重建局並賜予上方寶劍可以強行收回土地的做法則好像無甚爭議,但現時的重建政策衍生的問題絕對不僅是同區七年樓齡的賠償金額是否足夠的問。跟據現時的政策,一旦市建局認定某處須要重建,即使那兒的居民或商戶千般、萬般不願意搬出,市建局仍可以一意孤行收回樓宇重建。對一個一向將市場規律奉為金科玉律的香港社會而言,市建局的出現原本應會引起非議,但即使發生了灣仔利東的居民和商戶的抗爭行動後,香港社會對重建的問題仍未嘗認真討論。

在這種背景底下,深水埗受重建影響的商戶經過多次請願和示威後,由去年夏天開始一直十分婉轉地希望負責重建的有關官員親自聽到商戶們如何在深水埗安身立命的故事。今年三月商戶們又將說出他們各自故事的十八幅圖畫在灣仔的集成中心展出,他們並專誠邀請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出席畫展,但局長以事務繁忙為借口拒絕邀請。商戶十分體諒局長之餘,卻堅持要將自己的故事說給主責重建的官員聽。他們由三月十日起每晚都在深水埗設下晚飯等待林鄭局長大駕光臨,但十多天後,仍不見局長的芳踪。胆色過人的林鄭局長當然不會畏懼親自到深水埗一趟,很明顯林鄭局長一如其他負責重建的有關官員般對重建早已有既定立場,因此深水埗商戶們的故事才會是無關痛癢。

真的無關痛癢?當然不是。商戶們的故事其實直接說明在香港的具體環境裡,最值得保育的事物應該是甚麼。林鄭月娥不久前才高調地介入景賢里業主著手拆卸景賢里的事件中,首先宣佈景賢里為臨時法定古蹟,叫停景賢里的拆缷,而後與景賢里的業主達成協議,以一幅鄰近面積相等的土地換取景賢里的業權。林鄭月娥高調地聲稱恊議是一個好的先例,同時照顧了保育的需要和業主的利益。但甚麼是保育的需要?無論是景賢里、雷生春、甘棠第或龍莆大宅等近年和保育議題畫上等號的地方全是香港的名門望族的府弟,這些地方正是三、四十年前的本地電影裡描述的「門口又高、狗又大」的地方,可以向公眾開放當然是好事。但如果保育的努力只限於名門望族的府弟,升斗市民的生活痕跡一概不予理會,豈不是連保育也是重富輕貧?

但更大的問題是名門望族的府弟不過在建築上模仿殖民地年代或是傳統中國社會的某些特色而已,相反深水埗商戶們訴說的故事卻是香港的一般市民在香港的土壤裡安生立命的故事,商戶們在深水埗紮根少則三、數十載,多則過百。他們的店舖或許沒有名門望族的府弟那種古色古香的風格,但卻盛載著香港市民憑著自己的雙手在香港社會紮根的事蹟。受重建影響的十八家商戶中有經營車房、膠輪、園藝、醬料、茶葉、文具店、洋服等一般市民大眾日常生活有關的物品,亦有在香港街頭已難得一見的花牌店和一家尼泊爾人的雜貨店,這家雜貨店還成了在區內居住的尼泊爾人的聚腳點。香港現時的重建政策卻一概將市民大眾長年歲月建立起的事物當成是殘舊、不衛生、阻礙發展、去之而後快的。在中環上班的林鄭月娥既無暇在灣仔看商戶們的圖畫故事,當然無胆在深水埗親自聽商戶們說自己的故事,但商戶們的行動已令人明白保育的議題絕不限於名門望族的府弟,而重建的政策則受困於官員們的既定立場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