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本是同根生 奈何不相容

文:孔在齊

自從美國進兵阿富汗和伊拉克以來,世界上大部分人天天看到和聽到的新聞都與這兩個地方的游擊隊或「恐怖分子」和以美軍為首的軍隊之間的衝突有關。這衝突說穿了是兩個一神教信徒之間的矛盾所引起的,但是,伊斯蘭教和基督教是否真的水火不相容呢?恐怕未必。

其實這兩個宗教本來同出一源,但各自的領袖和信徒們似乎並不了解對方。我曾問過許多基督徒:「你對伊斯蘭教的教義知道多少?」幾乎個個都瞠目結舌,一點也不知道。那麽美國政府和傳媒對伊斯蘭教的教義、歷史、風俗、習慣等等的報道又如何呢?據我個人的見聞而言,除了落後、專制、封建等負面印象之外可說是幾乎等於零。至於每天以殺身成仁的方式去攻擊敵人的伊斯蘭教徒對美國及西方的認識又如何?想來也模糊得很。在這種雙方對「敵人」只有瞎子摸象式的認識之下打來打去,豈非大家打的都是「糊塗仗」?更悲哀的是,雙方的領導者似乎都學到了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哲學,讓大家這樣莫名其妙的互相殘殺下去,難道這符合他們的教義嗎?

要求正在打「糊塗仗」的雙方採取中國墨子的「兼愛、非攻」哲學而放下武器是不現實的,當務之急是促進互相了解。至於如何促進了解,我的書生之見是大家多讀一些有關這兩個宗教信仰的書。我對伊斯蘭教也是迹近無知,尚幸我還喜歡看書,年來也略為看了幾本,其中之一是菲力普.希蒂(Philip Hitti,1913-1978)寫的 《阿拉伯人的歷史》(History of the Arabs)。

這本書在1970 年已經再版了十次;前兩年由著名阿拉伯學者瓦力.卡力地(Walid Khalidi)加以增補並為修訂版寫了一篇序,使它成為最佳的有關阿拉伯人和伊斯蘭教的入門書籍。作者在第三頁就寫道:「圍繞着阿拉伯這個名稱閃耀着一個屬於世界征服者的光環。在這個民族興起的一個世紀內,他們國家的版圖從大西洋岸邊延伸到中國,比全盛時代的羅馬帝國還要大。」這本歷史讀物可以為我們開拓一個新的視野。

當然,要了解伊斯蘭教最好是直接閱讀《可蘭經》,也可以走捷徑而看一本《笨蛋伊斯蘭讀本》(Islam for Dummies)。「笨蛋」系列的書都寫得不錯,這一本也不例外。看了這本書,你至少會知道《可蘭經》中有許多耶穌的事迹,也說他是瑪麗的兒子,不過他並沒有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而是讓上帝把他救了去。這個上帝也是伊斯蘭教的上帝,即阿拉(Allah)。

我不想做文抄公,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到圖書館去借以上的書來一讀。需要略為一提的是,阿拉伯人之所以冒起得如此快速是由於他們的宗教,而這個宗教的形成又與公元六至七世紀時影響阿拉伯人的政治和經濟有關。換句話說,政經因素影響了時勢,而這個時勢造成了英雄,這個英雄就是阿拉伯人的偉大領袖穆罕默德。這位穆罕默德是阿伯拉罕的兒子以實瑪利(Ishmael)的後代,而阿伯拉罕的祖先則是基督教《聖經》中的亞當。唉,當初本是同根生,今日相煎何太急!

《信報財經新聞》
200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