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紅灣與香港集體意識

每年被發展商拆卸重建的項目多得不可勝數,為何紅灣半島會躍升為城中焦點?無他的,只因這「重建」項目早前被指為政府向發展商利益輸送而引來各界關注而已。若沒有了政治味道濃烈得可以的「官商勾結」,香港人何來 . . .

每年被發展商拆卸重建的項目多得不可勝數,為何紅灣半島會躍升為城中焦點?無他的,只因這「重建」項目早前被指為政府向發展商利益輸送而引來各界關注而已。若沒有了政治味道濃烈得可以的「官商勾結」,香港人何來會關心那幢樓宇要拆、那幢樓宇不要拆的命運?

建築,在香港人眼中是一種充滿實用主義色彩的產物。我們所關心的是它所能發揮的經濟作用,其容量、尺價、座落地段,都成為定義建築物價值的最終因素。至今,我們還未真正地進入建築美學的時代!拆卸紅灣與否,在倡導「合約精神」、「商業利益」的人來說,純粹是一種追求更大更高利益回報的考慮。筆者認為這正是香港的集體意識所致,也是香港集體意識所在:一切都為快錢!政府以至中央由回歸伊始,都一味要求香港市民追求穩定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為的是經濟發展;換言之,社會的不穩定,也「必然地」令經濟不發展或延誤發展速度。這樣的邏輯早已深入民心。

紅灣半島不像中區古建築群具有殖民地的歷史價值,就是有,如此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都難逃被囿限於「發展旅遊」的綱領下被提出,「屬於香港的感覺」充其量也是一個相對等的建築物價值所在,而非最重要的。況且,每一幢古舊建築每年的維修費用不菲,若由政府獨力承擔,市民是否真心願意,義無反顧?然而若經由商經模式以保留下來的歷史建築物,又能否再被公眾「自出自入」地感受那份歸屬感?

目下,紅灣被清柝與否的命運決定過程中,由環保人士與發展商所建構出來的「為社會穩定」、「考慮民意」、「環保」意義,其空洞性甚強。誰認真地向公眾披露過將紅灣拆卸重建出售會為庫房帶來的進賬確實有多少?誰「準確」地提出推倒重來過程中產生多少建築工人的就業機會?若有人或政府出來說聲將重建出售得益中的數十個巴仙比率回饋於各項公共開支上,並如數家珍地羅列其福及之處,筆者認為市民的回嚮可不像今天的一樣,甚至我們會說拆卸是為了「社會穩定」,「考慮民意」並進一步為加強「環保」也未可知。

試試更天馬行空地想,就是紅灣真的推倒重來,搖身一變成為六星級的豪宅,也是兩三年後的事情,加上「紅灣」二字應該不見了,屆時究竟有多少人和被動員的小學生走上街頭,圍繞「新紅灣」行一次耶利哥城之路?一切也會隨年日變淡了,之前的七一、之前沙士事情的痛、之前的一切,我們全都以一種「逃避痛楚」的態度面對,更何況區區七幢的紅灣樓宇?要忘記,並不難!

新的東西,本來就要賴於舊的事物和文化來給它作出價值的評估,香港至今對環保、建築、保育等意識都有限,何來有足夠的舊又高尚的意識能為新的東西作出正確的估值,並以相應的行動來說出意義?

說到這裏,筆者繼續問,我們的舊有集體意識是不斷推陳出新的經濟交換考慮,除此以外,還有甚麼?我們既不能繞過經濟的考慮來尋找和建立集體意識,那惟一的路大概是對經濟的思維來一次德里達式的解構之途!

作者: 余在思

圖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