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梁文道的總結和預言

一篇五年前的總結,一篇在這個月見報的預言,看到的是香港報業的不變。

總結:〈台灣大選是香港傳媒的鏡子〉(明報世紀版, 2000年3月28日)

香港傳媒的質素差到了甚麼地步? 三月十九日凌晨, 有線新聞台現場報道台北國民黨總部外的倒李示威. 群眾接連唱了好幾首歌, 其中一首的開頭是這樣的: " 三民主義, 吾黨所宗...... "負責報道的記者聽了數句, 沈吟一會兒居然說: " 依家o的群眾o係度唱 <三民主義歌> ! "大舉出動到台灣追蹤大選選情下來的結果竟然是連台灣的國歌都不知道! 如果說是為避" 國歌 "名諱而自我審查, 那就
更糟. 替人家生安白造一個 <三民主義歌> 的名字來避諱, 要比甚麼都不提差勁多了.

香港傳媒欠缺歷史感

這回台灣總統選舉, 被認為是自" 六四 "以來, 最受到香港傳媒和輿論關注的政治事件. 因此它也最集中地呈現了近期香港新聞媒介和一些評論員及專欄作家的盲點與問題.

看香港的報紙, 其中一個最大的不足是歷史感的欠缺. 例如大多數的傳媒在提及民進黨時, 均毫無例外地以" 台獨 "標籤涵蓋它的一切. 可是. 民進黨就只是" 台獨 "嗎?

正如甘陽在三月二十三日於本版的文章所說的, 民進黨所承襲的是台灣戒嚴時期所謂的"黨外勢力 "( 也就國民黨之外的政治勢力 ). 而黨外勢力所包含的政治光譜極其寬廣, 從自由左派、工運分子、女性主義到原住民運動, 都絕非" 台獨 "二字可以囊括. 雖說後來" 台獨 "成為民進黨內的意識形態主幹, 而陳水扁又崇奉精英統治忽視了弱勢階層. 但看其當選感言裡著意提到了" 兩性共治 ", 就知道他的勝利背後實在是有著多元的政治訴求. 更不消說其搭擋呂秀蓮是台灣女性主義運動先鋒( 可是此間傳媒往往略過此點而集中注意力於其較激進的" 台獨 "立場 ).

傳媒理解群眾運動的典範?

想知道更多民進黨的歷史和故事嗎? 很抱歉, 你必須" 捨近求遠 ", 看看三月十九日 <紐約時報> 那簡要但也完整的民進黨小史. 當然把民進黨說成" 台獨 "總代表, 忽視大選中三大勢力在台灣主權問題上沒有原則分別而只有程度分別的事實, 最是符合以統獨軸線去理解整件事的需要. 用統獨軸線去認知台灣總統大選的出發點自然源於香港, 以至於中國關懷兩岸關係的趨向. 身在香港, 特別關心
兩岸關係是正常的. 可是純粹由這個立場去定位整件事自然有看漏眼的時候.

選舉過後, 香港傳媒繼續以看戲的眼光注視事情的進展. 遇上反李示威, 電視新聞不厭其煩地數算水砲隔多久發一次砲, 人群散聚的方位和節奏, 心態就像等待另一場" 六四 "示威集會的發生.

終於, 有做報紙的朋友來電要求比較這場集會和" 六四 "的異同. 八九年以後, " 六四 "事件的行動模式彷彿已成了此間運動搞手和新聞業界理解群眾運動的典範. 於是一有運動就聯想起" 六四 ", 看到這場倒李示威就覺得它或許會有甚麼了不起的後果, 繼而把時間和精力都耗在上頭. 另一方面, 一些作者也以港式評論最有興趣也最擅長的權謀分析角度, 去推測李登輝下台與否、未來台灣政治勢
力分布如何等等. 更深層也更重要的選後課題就在這情況下被完全漠視了.

理性讓位於" 戲劇性 "

還有甚麼更重要的事呢?

馬家輝兄有一句話很能說出台灣人對國民黨下台所發生的超現實感受: " 我實在很難想像一個在野的國民黨會是怎樣的國民黨 ". 這句話反過來看, 也就是一個沒有了國民黨的政府會是個怎麼樣的政府? 多少如彰化銀行一類的國營大行過去掌握在國民黨手中, 他們的頭目在此次大選出來" 挺連 "? 它們的去向如何? 未來台灣的金融業會是如何的景象? 更不用提軍隊、情治部門等高度敏感的單位"去國民黨化 "的過程.

試想, 這裡面有多少故事可以說? 對我們思考中國政府的未來有多大助益? 此外, 在主權立場分別不大, 統獨省籍等象徵符號逐漸失效的情況下, 理性的政策討論和政治哲學的立場也將會是未來台灣政治團體必須邁進的方向. 這對本港的政黨發展又會有何啟示? 又豈是純粹關注勢力消長的分析所能盡言?

近十年來, 香港的新聞媒體愈做愈像戲劇. 不只報館的突發新聞組日益龐大, 連做政治新聞都像做突發新聞. 最關心的是哪裡有動作場面, 哪裡有勾心鬥角的故事. 理性的政策分析和報道一一讓位給戲劇情節和氣氛. 青年化的記者群經驗不夠, 圖書館和資料庫的建立和使用不受重視, 採訪時間太短, 最終受損的是廣大的受眾.

還記得三年前德國舞蹈大師皮娜包殊來港, 我在一些報道看不到這位大師過去有些甚麼作品, 來過香港幾次, 他的風格是甚麼; 倒是看到他吸煙的手勢, 和他一頭長髮給記者留下的深深印象. 整體傳媒哲學傳變了, 文化版記者的觀點也就越來越仰賴個人獨造的感性, 多於客觀的資料和理性的分析.

如果沒有知識和知識撐起的認知框架及視野的話, 派再多的人去台灣可能還是會鬧出 <三民主義歌> 的笑話.

預言:〈世貿會議又是一齣動作片〉(都市日報「兵器譜」,2005年8月15日)

「動作!請給我們更多動作,我們要看的是更多的動作場面」。如果你假裝自己從未看過香港中文傳媒,或者把自己當作一個剛剛學懂中文的老外,看一眼香港媒體怎樣處理年底的世貿部長級會議,你一定會認為香港人對報紙的要求不和對電影的要求一樣,都是要有更多「喋血街頭」式的動作場面。

準備即將來到的世貿部長級會議,許多傳媒開始報道政府到時候會有甚麼安排。非常奇怪的是,不會有太多閱聽人從傳媒處知道這個會議到底是要幹甚麼,不知道所謂的「部長級會議」在世貿組織裡扮演了甚麼角色,更有可能不知道甚麼是世界貿易組織,和它為何會招來這麼多反對者。

我們只知道它或許會把港島北部變成一個巷戰場;南韓農民很激進,會引火自焚;歐洲來的無政府主義青年是很有經驗的示威者,他們會熟練地踩著滑板穿越警方防線。而香港警察將嚴陣以待,不惜犧牲其它地區的保安也要抽調足夠警力坐鎮現場,遇上最壞的情況則會邀請解放軍出山。

但那些南韓農民及來自世界各地的示威者到底想要甚麼,我們不明白。這已經不再是譴責傳媒只懂腥膻色的時候了,而且要知道香港傳媒(尤其是印刷媒體)的運作體制本身,就必定使得它只能關注跳樓、砍人、車禍等動作場面多於世貿議題、政策內容等更有「深度」的東西。

自從十年前《蘋果日報》創刊以來,香港幾份主流大報在人員編制上就有了非常大的變化。那就是負責國際版的編排人員數目不斷下降,最近幾年連港聞版的記者人數也不斷縮減。

增長最多的,則是包括「狗仔隊」在內,專門駐守各大醫院、警署附近,日夜監聽警方通訊以便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的突發組。一間大報館擁有一支人數過百日夜輪更的突發記者隊,國際版不過五人,並非稀奇怪事。

由於報館認為讀者最喜歡的就是突發新聞,所以它必需得有一大隊機動靈活可以捕捉任何動作瞬間的突發組。這樣的編制體現了報紙生產新聞的方向,同時又反過來局限了報刊新聞的視野和能力。

所以我們大可預期萬一世貿部長級會議香港回合那怕只有一單流血事件,它依然會成為一週傳媒焦點;如果萬幸地平安無事,或許大家會看到一些國際要人夜蒲蘭桂坊攜伴開房的偷拍鏡頭。至於這個會到底談的是甚麼,那明顯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