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方守雲: 楓情話坊(零) 沒有粽的我

楓情話坊(零) 沒有粽的我

  很對不起,自加入獨立媒體以來都沒發過甚麼像樣的東西,是因為心情的問題,是因為學業的煩憂,也是許多許多私人以至社會的事情都在擾人心緒。這亦是廿二歲時,在學院與社會的十字街頭上那進退失據的茫然。你們遇上過嗎?還是將要遇上?總之前路茫茫而心無所依,是一種叫人提不起勁,也下不了筆的Great Depression。

  可是正如卡夫卡說過:如果自己寫不了甚麼東西的話,那麼就沒有甚麼存在的意義了。我想是的。如果一個人活著而不寫下些甚麼的話,那麼還有甚麼東西可以作為他曾經活過,曾經思考過的憑證?難道就要任那滔滔的歷史江河將我們活過的足印都統統刷掉嗎?那管我們寫下的只是這江河上的一點一滴,但累積下來,卻都是灌溉來人心田的可貴養份。讓將來的人都知道有這樣的一群人,在這樣的時間和地點,以這樣的一種的形式好好的生活過。

  好像說得遠了,不過我想這是我們這一代的任務;或者說,是我們其中的一個任務。我們自己知道,也要讓其他人都知道,我們其實並不是活在甚麼「沒有記憶的都市」上面;事實上,我們這裡有我們的歷史,有我們的文化(而且還曾經相當發達),也有我們個人的經歷和情感。我們這裡其實還有很多關心社會動態、人文科學的年青人,非是一般人所想像的這麼冷漠而只懂嘻笑玩樂、沒有內涵的一群。或者只是我們生活得太過匆匆,來不及寫下一言半語,又或者我們很多人的聲音都不被大眾聽到罷了。

  所以我覺得我還是必需執筆下去,這是我的理想,也是我們都應該考慮去做的事;無論是理性的評論還是感人的新詩,都是教其他人了解我們正想甚麼的一個辦法。所以我要提起勁,縱使我已經遠離香港遠至加國,但我還是要將自己想的看到的,都寫下來讓其他人看見。我想叫其他人都知道我們這一代的價值,可是我們這一代的價值又是甚麼呢?是學人提倡的「香港的核心價值」嗎?那究竟我們的「香港價值」又是甚麼呢,大家又能不能快速而很有默契的答將出來?

  我只感到很困惑。我不斷想,我們的價值是不是一些報人傳媒人所說的「克苦耐勞」或者「和諧」之類的概念呢?思念間,我只想到端午前後,某大電視台一輯「我有粽」的廣告:廣告裡面的主人翁們,一個時辛勤工作煮食照顧小孩的主婦,一位是七八十高齡還去進修的畢業老人,第三位則是每天「博殺」幾近廿小時的上班族;他們都辛勤而快樂,一派正面歡欣、臉蛋紅紅的向螢幕高呼「我有粽!」。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廣東諧音,教人看得歡喜,我想這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廣告。可是細想下去,辛勤工作、努力讀書當然其志可嘉;但這樣做是否必然,又是否出於我們自己的意願?我總覺得如果以自己的意願,為了自己福祉,無論付出多少努力都是值得尊敬的。相反,如果人人都必需付出超人辛勞而且人人都視之等閒(take it for granted);將工作時間二十小時變成社會主流,而人活在其中且不自知、並以為自豪的話,這便是一個悲劇的開始了。究竟這是有心還是無意,是它在反映我們所想,還是在潛移默化;這又究竟是不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不敢想下去了。我想我是一個沒有「粽」的人。

  所以當我在加國與來自不同地區的人交談之時,倒遇不少麻煩。他們有的說自己本土的人很保守、也十分宗教狂熱,有人說自己那邊的同伴都希望出國留學、好逃兵役;那麼我們呢?我真想不到有甚麼generalize的所謂「核心價值」可以有效地形容我們這一群。我當時只感到大為躊躇。因為這好幾年來,在經濟的波瀾和中港的文化衝激之中,我覺得香港和香港人的價值及定位還是相當模糊的。因此,我想我們是時候去創造一個屬於我們這個時代、這個地方的價值了。

  而且無論我們的價值之中有沒有「粽」,在日常生活做人做事、還是讀書看電視之時,都必需有「腦」:好獨立地再三思考屬於我們自己真正的意義和價值何在。這是必需「再三」強調的;就像「小心、小心、小心」一樣。或者下一次和外國朋友說起香港人時,我可以嘗試對他們說:「我們對於重要的事情,都喜歡作三次的強調,就像我們的前第一夫人」

「We would emphasize thrice on important issues, like our ex-first lady did」

  她是一位可敬的長者。 (一笑)

是為序

希望在將來能每周一篇,將身在他鄉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公諸同好。亦可說明另一個民間的所謂「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