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比較優勢的理論與現實

自從九七回歸之後,這是香港第一次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幾乎所有國家都派來了官方代表和游說團,全世界最主要的傳媒也都有龐大的記者團隊尾隨而至;當然,還少不了來自四面八方的非政府組織及示威人士。

他 們來到香港是為了世界貿易組織,爭論的是貿易的問題。大部分香港人不理解的是,貿易到底有甚麼問題呢?香港是世貿組織的始創成員之一,向來被讚譽為世界上 最自由的經濟體。而整個中國不也是從自由貿易之中得到好處嗎?沒有自由貿易,又哪來的「世界工廠」?「和平崛起」又能從何說起呢?就讓我們從經濟學教科書 上的常識說起吧。稍具經濟學常識的人都知道「比較優勢」這個概念,指的是世界各國都有自己最擅長的本領,都有某方面的經濟優勢。如果國際分工恰當,大家各 自發揮所長,則全世界都會得到好處,所有人的生活都將改善。

第 一個系統地總結出這個理論的人是大經濟學家李嘉圖。李嘉圖在經典《政治經濟學及租稅原則》中舉過一些很符合十九世紀初葉實況的例子,當時英國各地煤料充 沛,都巿人口集中,再加上工業革命之後,蒸汽機的大量使用,使得英國具有它地沒有的優勢,那就是生產棉布的優勢。反觀剛獨立的美國,坐擁大量棉花田,又仍 未形成龐大的都巿人口,所以美國最好別碰棉布工業,專心生產棉花原料。根據這種理論,貿易就是大家專心地做好自已的強項,別浪費時間和精力在自己的弱項之 上,然後互通有無,就能發揮最大的效益了。可是理論是離不開歷史的,很多在學校唸經濟學課本的人都忘了當年正是大英帝國如日方中,混合著殖民經濟的資本主 義支配全球的年代。他們更不知道這種想法其實早在李嘉圖之前就很流行了,而李嘉圖本人就是個在這套經濟體系况獲利甚豐的股票經紀。理論還要受到歷史的考 驗。如果美國人當時要是聽信英國人的話,他們早就變成今天專門生產香蕉的瓜地馬拉和生產可可的迦納了。

還 好他們沒用,北美的工業家才不理甚麼「優勢」,他們清楚生產棉布的利潤要比種棉花大得多了。美國的獨立和南北戰爭都少不了這批企業家的參與,他們要的是 「公平貿易」,才不想只成為英國工業的原料供應者,所以支持獨立;他們既然不種田,所以也用不著農奴,只要自由的勞動力,所以支持解放戰爭。備受歷史考驗 的「比較優勢」卻直到今天,還是很多支持自由貿易和世貿組織者的信條。

 

很 多大力支持新自由主義式經濟全球化的人,都是李嘉圖「比較優勢」說的信徒,認為這是千古不易的硬道理。《紐約時報》的當紅專欄作家湯馬斯.佛里曼 (Thomas Friedman)在他的暢銷新著《世界是平的》况面倡言:世界已經剷平,競爭無可避免。舉例假設先進的美國有一百人,其中800人從事高階知識工作, 20人從事低階勞動;較落後的中國有一千人,况頭又有80個是高階知識工作者,卻有920人是低階層勞工。現在經貿自由化了,美國那80個高級人員的競爭 是大了,但他們的巿場也變得更大,足足有一千一百人那麼多。

問 題是美國那剩下的20個工人要怎麼去和中國的920人搶飯碗呢?弗里曼提出的處方和大多數學者一樣,別指望政府用壁壘保護你,你們應該自己努力變得和那 80個高級同胞一樣,也就是所謂的「自我增值」。這種論調背後的假設就是中國的比較優勢如果是大量的廉價勞工的話,美國人就都應該轉進高端的知識工作,致 力於自己的強項。從學理上講這是通的,但現實上那20個人真的能夠成功變身嗎?

他 們要用多長的時間去適應?他們的生活在這段調整期况會有甚麼變化?又要付出甚麼代價呢?過去十年以來,全世界都在見證著這段痛苦的變化歷程。例如南韓自從 開放大米巿場以來,它數以十萬計的農民收入頓減,負債劇增,生活陷入絕境。所以他們才要到香港抗議世貿和經濟的全球化。但是經濟學家們坐在書房况一算,就 發現不對勁。他們問這些農民難道沒有看到韓國地少山多,比較優勢根本就不在種地嗎?要國家保護他們使之不用和美國那機械化的大農場和中南半島的好天氣競 爭,豈不太過自私。更何況巿場一開放,韓國全民都能買到更便宜的食物,農夫們堅決抗拒豈不是與所有消費者對立?如何安頓農民們的生計呢?大部分經濟學家的 辦法和弗里曼相同,就是叫他們轉行。
韓國的電子工業不是很強勁嗎?他們的文化產業不是正在席捲東亞嗎?何 不棄田而去做個高階知識工人呢?沒錯,農民從有產階級變成工人是會降低收入,很多種田種了半輩子的人一下子大概也無法增值成遊戲軟件設計師。通常在這時 候,經濟學家們又會很無奈地告訴你:「這就是殘酷的現實了。」從香港街頭憤怒的韓農身上,我想起內地那八億農民,朱鎔基在中國入世之後表示那是最令他憂心 的一群。經濟學家們又會用甚麼樣的術語去向他們描繪現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