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我的夢,也錯──《西樓錯夢》觀後

千呼萬喚,在白雪仙的牽動下,雛鳳再踏台板,演的是唐滌生其中一個最出色的劇本──《西樓錯夢》。

說是千呼萬喚,實不為過。

打從宣佈龍劍笙會自加拿大回來參演《西樓》開始,有關的消息,包括排練、各項宣傳、以至仙姐活動的花絮,都一直佔據各報的娛樂要聞位置。作為本地粵劇界重要的一員,雛鳳的回歸,多多少少對粵劇藝術應有一定的推動作用,然而,作用有多大呢?今次的演出能予以寄望,把粵劇從低谷拉提上來嗎?

先看看台前幕後的陣容。

除了必然的「龍梅配」外,其他演員包括阮兆輝、任冰兒、尤聲普、廖國森等,他們都是本地活躍的粵劇舞台演員,功架、唱功應不容置疑,問題是,他們也都接近退休年齡,即使年青演員仍有陳澤蕾,但整體上仍不離老化的問題。試想想,要梅雪詩演十六歲的少女、任冰兒演少婦,即使他們的功架如何出色,站在台上總難令人信服吧?

幕後班底,更是粵劇界少有的強勁組合。白雪仙親任藝術總監,奚仲文任美指,伍宇烈編舞、倫永亮編排《楚江情》及《巫山一段雲》的音樂,而燈光音響都是由演藝學院出身的設計師擔綱,加上幾乎是沒有上限的預算,《西樓》是令人期待的。

我看的是六百八十元的票,位置僅在白雪仙之後,入場時,台上以不一樣的投射技術作為預設場景,的確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演出方面,如上所言,老倌的表演很「穩陣」,但欠驚喜。

台上佈景燈光,雖然不是一般粵劇的大光大幕,佈景也看得出曾經精心佈局,並利用旋轉裝置作為場景調度,可惜的卻是佈景顯得太「實在」了,使一個本來以虛擬為特色的表演形式,顯得過份的現實主義了,而使用旋轉裝置,當天就發生梅雪詩在西樓上滑腳的事件。

然而,最令人氣餒的,是這次演出,不論台上台下,都沒有在藝術層次的提升。台下觀眾,很多不只購票看一場,甚至有觀眾從外地回來欣賞,給我的感覺是,這次演出,是雛鳳鳴劇團的狂熱戲迷大聚會,不是一次藝術製作。內購門票超過六成,令很多想進入粵劇門檻的朋友不得其門而入,粵劇觀眾的拓展,是次演出應是契機,但,事與願違。

社會上一直有聲音,期望香港可以作為保存粵劇藝術的前哨陣地,但這次雛鳳再踏台板,整體而言,仍未可給予寄望。夢想憑這麼的一次盛會,把粵劇從低谷拉提出來,也許,只是錯夢一場。

tex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