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WTO引發的藝術思潮

面對如山巨大的WTO,要去了解和消化它的基本資料已經令人頭疼!從事勞工工作,面對WTO這個議題,我們免不了要面對這些令人頭痛的資料,但吸收之後要將其具體化地表現出來教育大眾,更是一種挑戰。世貿週前曾嘗試製作展板,希望港人看完後會多加思考和關注!但因資料實在過於豐富,街上的人見到也不肖一顧,即使錄音播放情況也好不了多少!

時下的香港人,不知不覺被社會的風氣塑造成善於計算利益的精算師,時間管理的專才!在講求效率和利潤的香港社會中要花時間解讀一些他們認為對自身利益沒多大直接關係的資料,實在是一種高昂的花費。所以在街頭上,反對世貿會議的文字無人著眼!對抗WTO的聲音無人理采!如此還有什麼方法可以簡單地展述出世貿對世界人民的影響呢?當下能用的,只剩下最原始的身體和頭腦了!而這次世貿會議的海外示威者,正好向香港人展示出我們對肢體語言和公共藝術的不足!

在港式的教育制度中,對語文和寫作能力極端地重視!過度重視的結果,是無形間令香港人普遍成為選寫報告和講解簡報的優秀人才!但對於文字和聲音之外的其他傳意方式,香港還在幼稚園的階段。在世貿週期間,我們見到除了香港的示威三寶「大聲公」、「橫額」、「標語」之外,還有「雕塑」、「敲擊樂」、「服裝表演」、「攝影展」、「行為藝術」、「大型藝術裝置」、「旗海」、「舞蹈」、「歌曲」、「反諷圖畫作品」、「肢體行動」、「宗教禮儀」以及各種各樣的表演和佈置於當中!這實在是對於沉溺於購買市場創意,以致自身創意被去卻的香港人一次重要的「藝術性宣示」。

我是一個業餘的即興劇場演員,粗陋地也算是一位藝術工作者。但在三數年的藝術生涯中,感受到有大部份的香港人視藝術是一項「娛樂」多於是「藝術」,也許「藝術」在香港只是一種產品。這也不難理解的,當看過香港藝術發展局(非政府部門的公營機構)的網頁–「主席的話」後也許能明白當中一二!例:

「藝發局於2005年全體委員履新,對於局內委員及本港的藝文界來說,既是機遇,亦是挑戰。藝發局在過去十年,從純粹的撥款機構蛻變為以發展及開拓為使命的法定組織。」

–(原來他們十年來都無藝術過!)

‚「近年,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已成為本地藝術文化政策的決策者及社會人士最關注的議題之一。早在 1998年,英國率先提出「創意工業」的概念,計算社會上與創意及文化有關的資源和活動在經濟發展中的貢獻。」

–(原來藝發局蛻變為法定組織,最大原因是為了促進經濟發展!藝術…次要到…唔重要啦)

ƒ「在2001年,香港的創意產業佔整體本地生產總值約4%。而就業方面,至2002年,從事與創意工業相關的機構共有 30,838間,總就業人數高達170,011人,佔總就業人數5.3%。這些數字顯示,創意產業及從事有關行業的人才已成為社會上不可忽視的經濟資源。」

–(原來藝術家成為了經濟資源,沒有經濟價值和不能量化的藝術就不能成為香港藝術!)

„「特首於今年的施政報告第四部份「文化及創意產業」中,特別強調通過促進文化及創意產業的發展,引導香港轉向知識經濟的重要性,方向至為正確。」

–(原來從事藝術工作要發誓推動知識經濟的!若不然,你就錯誤。)

…「隨著公共財政的持續縮減,政府投放於藝文發展的公帑資源在可見的將來將逐年遞減。如何協助藝文界開拓社會資源,減低對公帑的依賴,促成政府、商界及藝文界締結合作伙伴,亦是藝發局未來首要的重點工作之一。」

–(經營再培訓呀!真多謝曬!還俾個機會我們,讓商界來主導我們的創作自由呢!)

†「我們將繼續擔當政府、藝文界及發展商的溝通橋樑,主動向政府及倡議者傳達藝文界對該發展項目的專業意見及需要。」

–(原來政府不會主動來咨詢我們的,我們的意見只可以遞比你,等你過目/撮過後才可交比政府。)

七個玩笑純屬藝術創作!當中引發到大家有什麼想像,還讓大家慢慢細味品嚐!但全編主席的話中一點藝術性觀點和字眼也欠奉,令我十分陰敬主席先生!對於主席對藝術的抱負我也實在欽莖!但求他能調任到政經部門去!

而政府負責藝術工作的部門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旁人一聽之下也難以意會到它和藝術有什麼關係!雖然文化、藝術、歷史常混為一談,藝術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但將「康樂」加在文化之前,在意識形態上的表彰已經非常顯著,我不再多言了!如此,可以見到港人對藝術的過度娛樂化、消費化,在建制層面上的負面影響是何其嚴重!而政府把「社會文化」康樂化的管治手段,對香港文化的抹煞,如同一次慢性的文化大革命!而對香港人藝術性的磨滅,實在應感到羞愧非常才對!可是我們的香港政府絕對無能力作出這方面的反醒!這是對我作為香港人的一個羞辱。

以上不是要否定藝術與政治、經濟之間的關係!由古至今,藝術的發展和轉變與社會政經局勢都有著不同程度的關係!因為藝術的創作跟生活本就是息息相關的,藝術以不同的角度、層面融入於當時的文化之中,這正正是藝術的精彩之處!我只想表明的是「世貿意識」如今的無處不在,是必須被關注和作出制衡的!「把所有東西的意義模糊化,然後讓權力者重新解讀化為市場。」這樣的幕後意識正在透過傳媒、廣告、報章、書刊等日常生活的接觸面對所有人作出灌輸。所以反世貿示威者們對我們作出的「藝術性宣示」,是一次非常好的提醒!原來看似有萬般貨品選擇的商業社會中,我們的生活只能夠有一種模式;長此下去在商業社會中發展的藝術看似有千變萬化,但其實只能夠有一種風格(是「引發物慾」嗎?)。我不希望未來我的藝術作品是以入場人數的多寡來評定好壞,以拍賣的價錢去衡量價值!更不希望往後香港的公共藝術創作只能夠以市場導入。

自我創意的消失,只是促進了商業創意的專利!

我只想用我的生活體驗去創作我的作品!

能夠在世貿週前後參與不同的藝術創作,對我來說是我藝術生命的一個衝擊,亦因為反世貿的關係,促使我投身於行為藝術創作(不論生活上和表演上)。在世貿週前後我正式地作了四次行為藝術的表演。

第一次,    在柴灣街頭,我創作了「小人」–帶上小布殊面具,拿起木拖鞋,如狂地打著五個寫上「工人」二字的紙人。讓一班柴灣街坊直接感受世貿瘋狂的剝削!

第二次,    在領南大學,和呀雯合作做「出局」–人手打魚肉製魚旦煮魚旦,把自己和所有工具入箱,被批發魚旦照頭淋,步出紙箱盡吃批發魚旦。以此道出了「機械批造」對人性的扭曲、漠視及對文化的損害!

第三次,    在維園,與呀雯和龐明合作做「教派」–逆轉五餅二魚把所有一鑊熟燒焦、以墨水來洗禮圈地、以可樂洗豬腦煮豬腦、食豬腦餅飲可樂杯、作成一個泥土蓋腦的生日蛋糕。期望帶出宗教反醒,以及新自由主義對思想和宗教的蠶食!

第四次,    在尖沙咀絕食地點,我創作了「傞佬牌化妝品廣告」–先在黑箱前以香、煙蛋架設防線,後對著防線照鏡,胡椒撲面上粉,以辣椒醬畫眉、造髮型、當胭脂塗,以布包裹BB彈做胸飾,把胡椒粉、辣椒醬、BB彈倒入密實袋中,吹香煙入密實袋使其膨脹,走向人群中夾爆密實袋。以此述說警察如何用警力去塑造示威者的形象,以及批判傳媒對衝突場面的貪戀和粉飾!

第五次,    在旺角街頭,我創作了「吞世」–在台面放上一張地圖,買來一杯M記可樂,把可樂用口噴灑到地圖上,然後拿起刀叉,不停地把地圖上各個大陸鋸下來,浸入可樂之中,然後叉上來放入口中咀嚼。

當中過程有喜有悲,但令我有無盡的收穫,藝術的好處是有很多「留白」的空間,能給予觀眾甚至創作者有更多的思考,而且更多了一份親切感!這樣,可能給予很多未曾關注事件的人士一個舒適的介入點。也許,欣賞一個表演、一件作品,比起閱讀一編文章,對於天天面對大量文件的香港人來說會比較受樂。

這次韓農來港成功地帶出他們所要表達的訊息,其成功之處是能夠以一些簡單而具藝術性的方法去表述他們的訴求,以其舞蹈、歌曲、農間音樂、民俗特性,引起大眾對世貿不平的關注,從而多去了解當中的資料。期望未來香港的社會運動,在藝術元素上能多加著墨,令社會運動可以更加多元化,讓身處枯燥社會的香港人,其自身的創意有一個可開拓的空間!促進多元參與。

自我創意的消失,只是促進了創意專利的掠奪!除了電影、電視、流行曲、PSP之外,我們還有更多的可能性存在。經歷世貿,提醒了我們消費背後有很多不公義的存在、我們的命運被賣掉於富商之手、我們的生活跟本被受操控……,期望大家能以不同型式的參與,抗衡不公義的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