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文化論政】黃英琦:文化管治必須改革

過去,文化界的訴求多集中於資源分配,少有觸及和研究文化管治。不過,若我們想推動文化民主,就要倡議文化管治的改革。

在商界,企業管治是重要議題。聯交所要求上市公司遵守《企業管治常規》,並定期審閱上市公司的企業管治情況、分析範圍包括董事會的組成、是否有足夠獨立董事等,若上市公司偏離守則條文,必須作出解釋。企業管治決定公司的開放和問責性,而獨立董事沒有利益衝突,可以站在小股東的一邊。

在文化領域,香港並沒有類似的管治常規(但在其他國家卻很普遍),主要文化場地和博物館等是「官辦」,由康文署管理,決策者是官員。

決策空間今非昔比
世界各地的公營文化管治都趨向開放,與民共議;有效的管治是一種制衡,由市民或民選代表參與和把關。公眾參與度是問責的指標,香港卻倒行逆施,原來的開放空間在過去十五年不斷倒退,本來由透明度較高的民選議會負責的文化事務變為中央集權,只由少數官員話事。

若文化權利是市民的基本權利,那由下而上的共創政策、參與管治,就是這種權利的關鍵部分。自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香港市民有機會以市政局的平台參與文化管治,當年的文化決策比今天開放,政府放權,並為議會提供資源,讓它主導政策。

我是最後一屆(1995-1999)的市政局議員,那也是市政局最民主的五年。市政局是決策機關,議員要學習制訂政策、判斷利弊、批出各項撥款、監督市政總署的執行工作、接受管治歷練;市政局的權力比當年的文康廣播司還要大,政策科反而是「無牙老虎」。

1995年,在我提出市政局應制訂文化委員會五年計劃後,局方舉辦了「文化界武林大會」,聆聽意見,醞釀管治改革,後來成功讓三個主要藝團(中樂團、話劇團、舞蹈團)公司化,脫離市政總署架構。我見證了市政局議員、業界和市民的互動,議員認真看待其擁有的權力。例如在中央圖書館設計方案一役,黨派有不同的投票取向,議員於是把方案拿到社區,在文化中心門外設小型投票站,讓市民也可參與。

今年3月,前市政局議員打開在1997年放置的時間囊,我重看當年文章,才記起「國殤之柱」應否在維園擺放,原來經過如此激烈的辯論,我也曾為此撰寫「香港家書」。今天,文化體育場地全由政府管理,不再有與文化核心價值有關的公開辯論,實屬可惜。

異見絕非洪水猛獸
誠然,議員的決策未必全對,但民選議會的議事公開,決策錯了會受到譴責,當年在大球場重建和禽流感的處理失誤,令市政局形象受損,讓政府有藉口殺局。然而,我會肯定兩市政局在文化領域曾努力開放決策過程,提升民智,實踐「共治」。

市政局被殺後,前特首董建華成立文化委員會,由學者任主席,我是成員之一。文委會雖不是民選,但委員可主導議程,我也有參與報告的撰寫,特別是與管治架構有關的一章,在過程中與民政局有商有量,互相配合。那些年,官員不像今天般大驚小怪。我是相當敢言的委員,無論是主持諮詢會議或在電台與康文署官員辯論,民政局從沒「勸阻」。

西九卻相反。西九文化區的決策過程反映政府如何主導文化管治。2003年,民政局不經諮詢,宣布西九發展由地產商主導;民間起哄,政府一意孤行。2004年,政府就三個由發展商設計的西九方案展開諮詢,市民在科學館的展覽廳填心意卡和「三揀一」,被評為玩弄民意。公民社會開始壯大,市民對這樣的參與方法不收貨,躁動年多,政府領導層更替,西九在2006年初推倒重來。

政府在西九事件碰釘,卻沒趁機反思和推動文化權力下放;反之,民間的要求愈多,政府的反應是愈縮和愈膽小,「穩定和諧」是主旋律,諮詢變得敷衍。以前的諮詢會人人有份,如今建制派找人霸位,意見在諮詢空間變得單一,不同意見被視為洪水猛獸。其實,在替補機制的諮詢出事前,年前的西九諮詢已發生文學館關注小組的小型衝突事件。

諮詢委員尤如花瓶
自從殺掉兩市政局之後,康文署像金字塔的架構十年不變,一位負責統領文化事務的副署長之下,設三位分管表演藝術、博物館和圖書館的助理署長,這四人聯同署長主宰了文化決策。在民政局轄下設有愈來愈多的諮詢委員會,例如粵劇發展諮詢委員會、藝術發展諮詢委員會等,但這些諮詢委員的獨立性減弱,官員對不同意見嚴陣以待,委員尤如花瓶,影響不了決策。

未來五年,西九文化場地相繼落成,戲曲中心和M+博物館都展開了公開比賽,但西九不只硬件,西九必須捍衞文化民主的核心價值,擁有「共治」精神。我相信未來的戲曲中心在建築上可以創新,但管治架構又如何?誰來管?誰來營運?公眾和文化界如何參與,有董事會嗎?有監督架構嗎?

香港失去兩次文化管治改革的機會,第一次是在兩市政局被殺後,政府原本承諾把權力和資源下放至區議會,但最後只是空談;第二次是在文化委員會之後,文委會及之後的博物館委員會均建議博物館公營化,當時的何志平局長同意這個方向,但在2007年換了局長後,公營化建議被擱置。

西九的新場地將給予我們第三次的文化管治改革契機,我們要趁此大力倡議文化共治,也期待着政府願意放棄「官辦」,建立具問責性的文化管治架構,與民共治。

作者黃英琦為香港當代文化中心總監

信報財經新聞 - 時事評論 - 文化論政 - 2012-08-31

(本欄逢周五見報,由本地及海內知名學者、文化評論人與文化界業內人士輪流執筆,縱論種種文化政策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