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慌張西望・仇視動物為娛樂

慌張西望・仇視動物為娛樂

原圖:蘋果日報

最近留意到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當市民遇着動物時,都愛加上一個「野」字, 而這個「野」字,卻是帶着貶義或仇視的含意。昨晚,看到大台的一個娛樂節目,以猴「患」無窮作標題來開場,主持每見猴子與野豬出現,那有如見鬼般表情,再加上慌張西望的身體語言,帶給觀眾的訊息只有一個,這些動物——很!可!怕!。動物何罪? 誘使牠們出走出林、改變覓食習慣的是胡亂餵飼的市民,但媒體卻偏偏選擇重點去醜化不懂說話的猴子與野豬。

早陣子,我與義工們在郊野公園附近擺街站,派發有關野豬的資訊 ,當日與不少市民就野生動物的議題交流討論,最常聽到這樣的說法:

「野豬嘛,具有攻擊性,會傷害人啊。」

「聽聞野豬會咬人的呀,好兇惡。」

早前到郊外遠足時,遇到山上正在漫步吃草的牛群,當時有經過的行山人士一臉驚慌的叫道:

「呢啲野牛嚟,會唔會攻擊人架?」

我按耐不住的說:「牛群只是平和的在棲息地覓食,只要不騷擾牠們又何需擔心被攻擊呢?」

「野」不是罪,為何總要把牠們聯想成好勇鬥狠的野獸?牛隻本性馴良,就因為身軀龐大而變得可怕?同樣野豬沒有傷人的舉動,亦沒有市民被其攻擊,而是由各方多年來塑造出來的形象,兇惡野豬已根深地植入市民腦袋,面對這種謠言般的指控,我以問題來回答市民:

「從有關野豬的報導中,受傷甚或死亡的,是野豬還是人?」

「又有沒有看過一些報導是涉及野豬攻擊人的呢?」

幾位市民都不約而同地一致回答:「傷亡的都是野豬啊,牠們攻擊人的個案又確是沒有呢!」從事實中能找到最實在的答案,野豬是否真的如傳聞般的具攻擊性,會主動傷害人,還是處處被傷害、被抹黑,早已有分曉。野豬,只是活在「野」的動物,而非大家口中的「野蠻」惡豬。

在郊外,動物的存在是很正常的事,但卻有很多市民會用一種恐懼甚至厭惡的眼光去看待牠們。或許,城市人多年來已習慣了活在四面圍牆的石屎世界,與大自然的距離越來越遠,除卻家中的寵物外,其他的動物都變成了奇怪可怕的生物,不管是在街上、山上的,都用一個「野」字去代表。「野」的本義是活在郊野的意思,但不知從何時起,城市人眼中的「野」變了質,就連社區上的貓狗,也常被冠以野貓、野狗之名。活在石屎圍牆外的動物, 都被離地的城市人標籤為「野蠻」國度的異獸。

當大家面對野生動物走入社區而大呼小叫的同時,又可曾反思是何因由?城市的過度擴展,動物的棲息地被不斷開發、破壞、侵佔,盲發展令牠們的生存空間急劇收窄,生活變得更為艱難,郊野邊界模糊化而迫使牠們走近人類。最近更有人提出將郊野公園土地開發來興建住宅,以求舒緩房屋土地供應不足的問題,這將會是動物與生態的一個大災難,把大自然與動物推向毁滅的邊緣。城市發展把動物引到我們的身邊,但當我們的動物權益意識沒能緊貼發展的步伐而提升,就連電視媒體也以仇視動物為娛樂題材,製造更多的矛盾。城市人與動物間的距離,看似這麼近,卻是那麼的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