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藝術區生命周期與輪替─伙炭與港島南(2015藝博專題之三)

圖:伙炭開幕派對大合照

本文刪節版刊2015年4月號《今藝術》,鳴謝允許轉載。

文博機關雖然被邊緣化,但香港藝壇的企劃精神(entrepreneurialism)還是生生不息。藝博不單吸引外資畫廊,更間接加催藝術區成長。已有15年歷史的伙炭藝術家群聚,今年來個西瓜靠大邊,把一年一度的開放日改期到與藝博同期舉行。而港島南以畫廊為主的藝術區,亦在地鐵開通前趕緊登場。

伙炭─展示取代工作

拓展於八十年代的火炭工業區位處九廣鐵路沿線,鄰近香港中文大學,2001年第一屆開放日只有5個工作室的規模。但自政府倡建西九文化區後,便引來地產商主動提供贊助。伙炭的組織方式一向「去中心」,每一屆由不同單位輪替組成,直至前年成功取得民政局藝能發展基金,才正式註冊成為有限公司,僱有全職人員。今年開放日,參與工作室增至70多個,參與藝術家超過200人,觀眾人次約2萬。然而,像梁志和、黃志恆、林嵐、李傑、白雙全、林東鵬等,不是早已遷走,就是閉戶關門。而年青一代,像何倩彤、黎卓華、鄺鎮禧、高倩彤等,不是忙於應付藝博,就是不認同新的開放方式。

「為什麼要改期到藝博?」我問。

董事會主席、藝術家周俊輝:「是周年大會投票決定。」說時疲態畢露。

筆者再造訪另一名董事會成員李民偉。正職為建築師的他趁午飯時間回工作室,立即問看了藝評人約翰‧伯德發面書上的批評沒有:「藝博期間也是招待VIP,何不一箭雙彫,讓更多藝術家也能參與?很多成員都期望吸專業觀眾。藝博的確能引起注意,否則不會有那麼多策展人來港,所以最重要的功能是拓展人脈..... 今年改期,如果反應不佳的話,沒說不能打回原型。」

圖:吳金眉在工作室。

龐大的群聚,總有一些不太為人熟悉的面孔。一直在各種非正式渠道學藝術的吳金眉,2009年開始在火炭設立人生第一工作室,既能容納木雕,更能為自己的學生提供空間繪畫。她說身為女性,學歷又不高,主流藝術圈總像有點高不可攀:「租用這裡物有所價的地方就是開放日,有人會推廣你,不像加入畫會那麼困難。」她翻着開放日特刊說。但論到接待VIP客人,她直言沒有她的份兒:「他們要求流利英語嘛……」

早已拆伙的「二樓五仔」,曾是伙炭神話,成員包括李傑、白雙全、林東鵬等。現在一人獨享1千8百尺工作室的林東鵬說:「當時藝術空間根本不會展示年青藝術家。在自己工作室舉行展覽,是最直接的方法。」他非常緬懷從前相濡以沫的氣氛,而伙炭變質,並不始於今日:「我從英國唸完書回來已經覺得變了。有一年與李傑兩個一起開放,晚上卻看見藝術家工作完了只各自吃飯。好失落。」公開對改期表示異議的何倩彤,則認為此舉即是對「專業」與普通觀眾厚此薄彼,並對藏家有過份幻想:「人家可能只是想跟你談談、交個朋友。現在卻搞到好像開放給『星探』,估不到藝術家現在真的連委婉一點的話都不講了,趁着藝博賺到盡。」

觀乎今年開放日,原來「本土」的藝術家群聚,已越來越國際化和業餘化,工業區的草根與邊緣亦漸淡化。有多個工作室索性變身創意地擹、也有設計公司開辦教人令物業升值的講座。藝術家從來都不是容易團結的動物,缺乏共同理念的伙炭,現在只餘地利作為凝聚的共識。伙炭董事會成員正提出不要申請大額資助「充大頭」,寧願重回到基本的工作室開放規模。

畫廊帶動的南港島藝術區

一鷄死,一鷄鳴。沒有正式中文名稱的Island South Cultural District,是個籠統的地理概念,總言之就是泛指黃竹坑、田灣及鴨脷洲一帶,隱身在高架天橋之間的桃花園。最早落戶的刺點畫廊與島南協會創辦人Dominique Perregaux,都是因為逃避中區昂貴的地舖租金而來。

原籍瑞士的Perregaux 2006年在中區開辦畫廊Art Statement ,他形容當時的香港並無藝博、缺乏國際畫廊、更沒有幾個藏家。而畫廊主靠的主要是熟客,與其付擔高昂的地舖租金,不如搬到闊落的工廈,搬運與佈展,均從心所欲。2010年南區,只有不到5所畫廊,轉眼之間,卻增長至20多間,當中還包括大型非謀利替代空間Spring Workshop,和一些藝術家工作室。Perregaux 於是萌生起把大家組織起來的念頭。他強調協會有別於商會,歡迎商業或非謀利組織及個人加入,協會會審查申請者的類型是否相關,而入會之後的共同目標是增加該區曝光。協會暫時僱用一名半職員工,會員以年費方式支持基本運作,包括通訊刊物、一年兩次開放活動,也尋找相關商業贊助。2013年,協會在藝博期間小試牛刀辦藝術夜,吸引到500人次;隨後穩步增加,去年九月的藝術日,單日便錄得1500人次。今年藝博,協會不單名列VIP活動,更獲得區議會贊助,並游說開辦不久的藝發局「art space」工作室成為會員。由市場帶動的港島南藝術區,官方資助只是錦上添花,但Perregaux 仍然珍視:「這有助我們建立地區認同。」他更認為香港的博物館未及國際水平、畫廊數目少於紐約、倫敦,藝博的確有助帶起高潮。就是撇開龐大的中國市場,本土的年青專業人士也是一個有待開發的市場。

中小畫廊 主場之利

刺點畫廊創辦人秦美娜曾修讀傳理及電影,體會到攝影在整個藝壇機由教育到銷售都支援不足,故畫廊業務,以攝影為主。刺點早期在中環也有地舖,但租金颷昇,而且街客較雜,覺得並不划算。攝影作品價位低,就是像大師級人馬英國Martin Parr,價位都只在10萬港元左右,正好適合年青藏家。去年秦氏親自策展《780s》,說明香港年青藝術家由膠卷到數碼一代的獨持觀點,頗受好評。跑藝博會成本高昂,留在香港,反而可收主場之利。今年藝博,除了成功入選「藝術新探」,重點推介80後的楊沛鏗外,還在工廈大本營展出梁志和及黃志恆這對藝術夫妻檔的大型展覽《遺失博物館》。中、青輩藝術家,共同展示出香港攝影界實力。而圖文並荗的攝影冊,亦是延續作品影響力的工作重點。

圖:二十七歲的楊沛鏗,主題展《遊園》,以植物裝置配合攝影主題,主場之利,成功入選「寶馬之旅」獎項。花香草業掩映,透露出陌生人的視角,從城市與自然之間、死物與動態之間,擦碰出可觸與不可觸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