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Chomsky來我校演講+改革開放反思

七旬喬老演講風靡校園
改革開放至今必須檢討

剛在前周一(二月二十八日)完成美國密蘇里州訪問的麻省理工學院榮休教授喬姆斯基(Noam Chomsky,台灣譯作杭士基)上周六蒞臨我校演講。當日的情況,不能僅似「座無虛席」來形容:除了大劇院接近一千二百個座位,以及轉播的房間約五百個座位爆滿以外,大劇院兩側通道都是人,據當地報章報導,護衛員甚至要把過剩的聽眾趕走(因為法例規定了校園室內空間的承載量)。台上的喬老,滿頭銀髮,仍然精神弈弈,說話聲調柔和卻能刺中要害。

  當晚的演講環繞著兩大當前威脅人類生存的問題:核戰與環境污染。強調一點:前者發生的乍聽來好像隨著冷戰結束已經終結,但諷刺的是,這正是當前的事實:核武器沒有因此而消失,反而正在擴散中(近日美國與印度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並同意向印度輸出核技術就是最好的例子,兩國與以色列都不是《核不擴散條約》的簽署國)。他亦提及「骯髒彈」以及其他核子俱樂部成員(包括中國)正增加各自的核儲備。核冬天與我們相距並不遙遠。而這些問題,與伊拉克的局勢一樣,都是源於美國的外交政策。在這老生常談以外,他提出的解決之道卻是演講的價值所在。

  他分析美國當今的外交政策,是來自公民的不作為。美國的民主政治固然不完美(他反對以州為單位的參議院制度,因為是對人民權利的否定),但他不相信美國會比南美最窮困的玻利維亞做得差(當地早前選出了一位印第安古柯葉種植戶做總統,其政綱是天然氣生產國有化,但不反對外國合作):「那些農民不會問我可以做什麼,而是做了應做的事」(比較美國總統甘迺迪的名言:「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而是你能為國家做什麼」)。在被問到他前途所在時,他指出了當前大多數人與進步人士意見一致,問題何把他們組織起來:討論是民主的要素。他同時批評了美國的媒體,把選民變成一群在缺乏資訊情況下作非理性決定的消費者:「候選人被當成消費品,被包裝成牙膏出售」。如果要用一句話總結他的演講,相信就是:「認真對待民主權利」(「Take democracy seriously」)。

  以下的連結是當地「獨立媒體中心」與喬老的相關訪問。雖然是英文,但不難,值得一讀。
http://www.binghamtonpmc.org/newswire/display/1862/index.php

  「兩會」仍然在北京召開,「三農」問題終於看見一絲曙光。但近期在國內出現了對改革開放政策的討論-作為「三農」問題的根源之一,以及中國未來的整體發展策略-更該值得重視。這次爭論以在九一年在《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的「皇甫平」(原名周瑞金)在一月北京《財經》雜誌發表的《改革不可動搖》、回應中國改革開放論壇理事長鄭必堅,題為《中國共產黨在21世紀的走向》的《奇文共欣賞 疑義相與析》以及《物權法》草案為爭議的重點:一派堅持改革開放,以改革政府行政管理體制為主要內容,以周及國內主流經濟學家為代表;另一派以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蘇東(前蘇聯及東歐)問題專家周新成,中國社科院的楊帆等為代表(前者警告中國可能出現類似東歐集團那樣的內部和平顛覆;後者主張檢討和反思改革政策,要求改革設計者要對改革的後果負責,指中國改革再不能「摸著石頭過河」)。《奇文》甚至暗示中國不應置身於全球化之內,因為全球化是美國壟斷資產階級稱霸世界的帝國主義體系。

  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快三十年了。當中所取得的成績固然震撼世界,但結果形成了種種社會問題:除了「三農」問題外,環境污染、國家資產流失、人欲橫流,更重要的是,正如《奇文》所言,中國的經濟成就是由「中國無產階級和勞動者極端低廉的勞動力價格,極端惡劣的勞動條為代價提供的」,同時私有化的惡果,在全球各地已經出現(例如俄羅斯在東歐巨變後的十多年中,已經由能與美國匹敵的工業國,淪為原材料輸出國,資產擁有者都成了暴發戶,與很多第三世界國家一樣)。不需要什麼民主政治、新聞自由,現政權不也是危機重重?誠然,沒有人願意走共貧的回頭路,但在目前的社會結構及機會等制約中,那些「改革」的失敗者更是翻身無望。無論如何,中國的目前的「市場化」政策,都是檢討的時候了!

(刊於11/3/2006,澳門《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