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融樂會指非華語DSE考生欠清晰成績轉換機制 促大專院校檢討

融樂會指非華語DSE考生欠清晰成績轉換機制 促大專院校檢討

【獨媒報導】香港融樂會估算,目前全港約2,000名少數族裔參與DSE,當中只有約100名參與中文科考試,其餘考生參加「其他中文科考試」。惟融樂會指目前成績欠清晰轉換機制,不同院校有不同計算方法,令少數族裔選科時處於不利。

目前少數族裔參與的「其他中文科考試」,包括普通教育文憑( GCE )、綜合中等教育證書( GCSE )或國際普通中學教育文憑( IGCSE)等。大學聯合招生辦法雖然有列出符合最低入學要求的成續,惟未有解說如何轉換成續。

融樂會昨日舉行記者會,調查顯示,現時八所資助大學中,只有城大和浸大有明確的轉換表指出「其他中國語文試」成績轉換成文憑試分數,例如城大「其他中國語文試」成績可相當於文憑試三到五級。其餘六間院校則只稱按個別情況處理和考慮「其他中國語文試」成績。14間提供副學士課程的院校方面,亦有11間並沒有透露如何轉換成績。

總幹事謝永齡認為,現時不同大學和大專將「其他中國語文試」轉換為文憑試分數上沒有一致性,參與「其他中國語文試」考生根本無法估計自己的文憑試成績,令少數族裔學生在報讀大專院校時可能感到困惑。他指入學訊息透明度不足,嚴重影響他們選擇「正確」及合適自己的課程機會,並令他們處於不利位置。

融樂會亦以五個標準評估大專院校課程是否合適少數族裔學生報讀,包括是否接受「其他中國語文試資格」、是否已英文進行入學面試、課程的教學語言是否為英文、實習是否在英語環境中進行及是否有必修中文課程 。調查結果顯示,71個文憑課程中只有26個(37%),342個副學士課程中亦只有198個(58%)被認為對少數族裔學生是可及的。

謝永齡認為當中所佔百分比相當低,對少數族裔學生而言,入學途徑、面試和教育環境並不友善。即使被院校取錄,教學和學習環境也可能不適合他們就讀。

IMG_6745

融樂會倡各大專院校應把「其他中國語文試」轉換文憑試成績方式統一和標準化,確保少數族裔學生得到公正及客觀的對待。大專院校亦應完全披露有關取錄的資料,例如面試安排等,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在網上獲取這些資料。

三歲移居香港、巴基斯坦籍非華語學生澳莎(Unzala)曾就讀本地院校的社會工作副學士課程,表示曾經因課堂語言受到不友善對待。她指出當時所讀的科目皆表明會以英文教授,但是課堂上的教材和講師所用語言都以中文為主,令她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一定程度的困難,亦感受到不被尊重的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