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在劇場搜尋生育關鍵字——《而(我們)需要繁衍後代的十萬個理由》

在劇場搜尋生育關鍵字——《而(我們)需要繁衍後代的十萬個理由》

繁衍後代是農業社會裡一件理所當然的事,畢竟每家多一個或少一個勞動人口,都會直接影響整個家庭的生存條件,因此生育根本不用問理由。時空轉換成21世紀的都市,我們大多對農業感陌生,最常接觸的只有「內容農場」。生育變成了選擇,不生育則帶來了危機。繁衍後代值得探討,所以有了《而(我們)需要繁衍後代的十萬個理由》這個演出,也讓我們有機會揭示人如何與資訊傳播的形式互為影響。

《而(我們)需要繁衍後代的十萬個理由》(下稱《而》)開宗明義就是就是講「生仔」。現實是大多數的高度城市化地區都面對出生率持續下降的問題。耳熟能詳的人口老化、公共醫療開支增加等等現象,早已是各地政府的議程。再宏觀一點地看,沒有下一代,人類的歷史還能寫多久?不生育固然有很多原因,可是另一邊廂,當父母依然有其意義,《而》也提出了很多相關論點。文本不乏名人語錄或真人真事,彷如為觀眾打開了一頁又一頁的Google搜尋結果,而關鍵字當然是「繁衍後代」。我們沒有一天不看Google,卻鮮有以這樣的方式理解數碼時代:劇場突然變成了一個資訊碎片橫飛的空間,為理智和感官帶來極大的刺激。演員口中的話語乍聽之下沒有大不了,但慢慢我們會開始懷疑它們是否真確和合理。不過編導如是說,演員也如是說,孰真孰假,誰能證明?

《而》並沒有停在開宗明義的層面,翻開一切「點解要生仔」的論述,我們發現劇場已進化為一個真實的虛擬世界。聽起來矛盾,但偏偏貼近日常。曾幾何時,知識的傳播是靠老師、長輩或書本,不一定正確,但大致上有根有據有權威。後來的故事發展都不陌生:互聯網崛起、社交媒體全面入侵生活,就連3歲小孩也懂得為智能電話解鎖,世界就變了樣。我們每天忙著看Instagram、在討論區「追post」、在Signal和WhatsApp解決所有公事私事。虛擬的身份也讓求證變得困難,變相就是在掌心裡可以更大膽發言,胡說八道。真假可能也不再重要,反正消息都是一宗蓋過一宗,轉頭就成了「old news is so唔識串」。

劇場已有超過2000年歷史,遇上相比之下極度年輕的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在《而》產生新的碰撞。演出把這種我們習以為常實則翻天覆地的資訊傳播模式搬到劇場裡,穿插大量的網絡元素:斷斷續續的句子和hashtag、討論區上的「圍爐」、老是常出現的memes,甚至是平日盲目按下「同意」的聲明和設定,都成為了演出的素材。演員時而唱歌,時而像Discovery Channel一樣解說生育知識,毫無間斷地刺激觀眾思維,更是挑戰大家的劇場觀。很多時候,我們對舞台有種莫名其妙的線性思維,執著於追求起承轉合的故事情節和人物設定。反觀日常,我們卻對零碎的敘述照單全收,同一時間以多個視窗接受不同資訊。這個文本能夠帶來這種翻轉現實與網絡的體驗,讓我們在實體的空間迎接一切似是而非的碎片論述。

我們常在社交媒體上問「我睇咗啲乜嘢?」,若把此疑問帶進劇場,又是怎麼一回事?或許就是在天馬行空的空間裡,直視最貼近現實的怪誕荒謬。科技依然會發展下去,如果我們還願意繁衍後代,我們的下一代也無可避免地繼續走進資訊碎片化時代的巨輪。越來越多論述在提醒我們保持清醒,說不定走進虛幻,敲問現實,就是我們最能夠做的事,也是《而》最吸引的地方。

20211017-而(我們)需要繁衍後代的十萬個理由-kv design_online kv (4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