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醫護手記:醫院以外的寧養

醫護手記:醫院以外的寧養

許多人以為晚期病人只能在醫院度過,但疫情爆發後,愈來愈多關注在家寧養。

文:善寧會資深護師蕭姑娘

不經不覺,我從事老人及紓緩科護理工作已超過20多年。以往,許多人都以為臨終病人只能在醫院度過,但自疫情爆發後,愈來愈多人問我:「什麼是在家離世?」

在家離世就是晚期病人能在熟悉的環境、在家人陪伴、幫助和關懷下,走完人生最後的路程。選擇「在家離世」的病人,須安排醫生上門探訪,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教導照顧者護理技巧,並講解病人離世時的生理反應。一般而言,醫生每兩星期家訪病人及照顧者一次,以跟進病情。根據香港法律,只有醫生才可以證實病人已經死亡,故病人快將離世或離世後,家屬須盡快通知相關醫護,醫生會趕到病人家,確定病人死亡並簽發死亡證。

P02
善寧會資深護師蕭姑娘

公眾漸關注

近年,香港人對「在家離世」的關注度日增。箇中因素,主要來自持續三年的新冠疫情。公立醫院限制、甚至嚴禁探訪,令許多臨終病人孤身上路,促使公眾逐漸關注臨終安排,而「在家離世」的求助個案亦有增無減。

以下是我們家居照護服務,其中一個跟進個案。患有末期肝癌的張婆婆,受病魔和痛症折騰,在公立醫院住了三個月。疫情爆發,醫院禁止探訪,張伯伯反思「住院留醫是否唯一選擇」。幾經思量,他決定從醫院接太太在家寧養,並由我們的「家居照護」護士跟進。張婆婆回家後,我們到訪教導家人用藥、照顧技巧及徵狀處理。數天後,張婆婆在張伯伯懷內安詳離世,而親友亦陪伴在側。翌日,我們的家訪醫生為張婆婆跟進善後程序(死後料理/Last offices)及簽發死亡證。

面對困難

張婆婆的個案,是幸運的小數。香港雖是個發達的城市,但相比外國先進國家,莫說是在家寧養,即使是寧養紓緩治療也並不普及。2016年香港大學、中文大學、醫學組織聯會分別做了一項調查,結果不約而同發現,約30%受訪香港人希望「在家離世」。然而有報道指,香港醫療界估計每年「在家離世」的個案只有約3%,相對台灣40%、新加坡27%,香港的數字可謂差強人意。

縱使病人選擇「在家離世」,也須各方客觀條件配合才能成事,當中可分為以下兩大因素。外在因素,病人的居住空間充足,能放置醫療病床、有氧氣機及抽痰機等醫療器材,應付日常護理所需。內在因素,照顧者對臨終照顧有足夠的認知和能力,可協助病人控制徵狀,紓緩不適,同時照顧者亦須具備良好的心理質素,能與病人正面溝通和看待生死。

P03
家訪醫生會為晚期病人跟進病情,及簽發死亡證。

活得有尊嚴

然而,香港居住空間窄小,且照顧者未能具備上述條件;更甚者,部份家屬或有感錯誤觀念,認為病人在家中離世後,住宅會變凶宅。如此種種,都是香港推行「在家離世」的重大障礙。因此,我們前線醫護人員在推動「在家離世」服務發展時,可謂舉步維艱。

面對香港人口老化問題嚴重,推行「在家離世」實有迫切性,但須得到政府政策多方配合才能成事。這方面除需政府加強公眾教育及推廣外,醫療政策亦應有長遠計劃,並增撥資源加強寧養紓緩服務。此外,政府亦需增加外展家居護理服務、多與社會組織合作等,從多方面推動「在家離世」的發展。

人有「選擇」才活得有「尊嚴」。如香港能普及「在家離世」,這不僅讓晚期病人多一個臨終選擇,還有助紓緩公立醫院急症室和病床需求的壓力,達致兩全其美的雙贏局面。

(本網歡迎各界投稿,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